大通河调水对水资源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刘进琪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工程调水; 生态环境; 影响评价; 大通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生态需水、河流纳污能力、水环境容量等理论,分析研究大通河调水前后可能引起的河道生态环境各要素变化的程度和范围。结果表明,跨流域调水将引起不同河段水资源的剧烈变化,特别是天堂寺、享堂河段会产生断流,进而对河道内生态、水环境及河谷周边陆地生态产生显著影响。综合各方面需水要求,下泄月平均流量至少不小于1.1 m3/s。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维持黄河生命低限流量研究 [J].
张学成 ;
贾新平 ;
畅俊杰 .
人民黄河, 2005, (10) :43-45+78
[2]   湟水流域水源地基本特征与保护对策 [J].
李万寿 ;
席占平 .
水资源保护, 2005, (04) :15-17+21
[3]   河流水质模型(RWQM1)介绍及实例分析 [J].
樊立萍 ;
于海斌 ;
袁德成 .
水资源保护, 2005, (04) :4-7+10
[4]   计算生态需水的RVA法及其应用 [J].
陈启慧 ;
夏自强 ;
郝振纯 ;
李琼芳 .
水资源保护, 2005, (03) :4-5+11
[5]   甘肃省水资源足迹与消费模式分析 [J].
龙爱华 ;
张志强 ;
徐中民 ;
苏志勇 .
水科学进展, 2005, (03) :418-425
[6]   近50年来河西走廊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特征与综合防治对策 [J].
王根绪 ;
程国栋 ;
沈永平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1) :78-86
[7]   水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决策模型的研究 [J].
王西琴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3) :269-274
[8]  
中国环境水力学.[M].黄真理等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9]  
生态水文学.[M].(英)AndrewJ.Baird;(英)RobertL.Wilby编著;赵文智;王根绪译;.海洋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