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氧嘧啶与链脲佐菌素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的效果比较

被引:63
作者
杨润军 [1 ]
李青旺 [1 ]
赵蕊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
[2] 燕山大学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
关键词
糖尿病; 动物模型; 四氧嘧啶; 链脲佐菌素; 葡萄糖;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06.02.004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用相同总剂量的四氧嘧啶1次给药和2次给药及较大剂量链脲佐菌素1次给药3种方法诱导小白鼠糖尿病模型,多次测定血糖,体重等糖尿病相关指标,以确定糖尿病模型建立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四氧嘧啶建模率为91.94%,高于链脲佐菌素建模率(66.7%)(P<0.05);四氧嘧啶建模组的死亡率为15%及体重下降率为 18.1%,均高于链脲佐菌素建模组(死亡率3.3%,体重下降率12.0%)(P<0.05);四氧嘧啶连续2次小剂量给药的建模效果优于1次性大剂量给药。两种药物比较,虽然四氧嘧啶的建模率高于链脲佐菌素,但其对建模小鼠的损害亦明显大于链脲佐菌素,建模时连续小剂量给药,并于4.5~5 h后灌胃质量分数50%葡萄糖,可以降低死亡率, 提高建模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链脲菌素在糖尿病鼠模型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理 [J].
王芳 ;
朱大菊 ;
孙明谨 ;
李雪锋 .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4, (01) :15-17
[2]   不同禁食时间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的血清胰岛素和血糖的影响 [J].
黄敏 ;
王书奎 ;
王小峰 ;
戴德哉 ;
王自正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1, (03) :59-62
[3]   STZ和alloxan联合使用复制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 [J].
郑里翔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9, (08) :87-88
[4]   Ⅱ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及其进展 [J].
孙子林 .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 1999, (02) :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