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高转移模型的建立

被引:15
作者
刘秋珍
脱朝伟
张宁
张丹
明彩荣
机构
[1] 沈阳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零二医院肝胆外科
关键词
胃肿瘤; 肿瘤移植; 肿瘤转移; 疾病模型; 动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5.2 [胃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 为探讨胃恶性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和实验治疗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显微外科原位移植技术,将人胃癌新鲜组织移植裸鼠胃(黏膜层)壁内,观察原位移植成瘤率,侵袭和转移,及形态学特征(光镜,免疫组化电镜)。结果 从47例胃癌标本中筛选出一株人胃腺癌。裸鼠原位移植高转移模型已传至27代,一株人胃鳞腺癌裸鼠原位移植转移模型,已传至25代和一株人胃鳞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已传至21代。共移植裸鼠426只。肿瘤的移植生长率为96.5%。自发转移率和液氮冻存复苏成活率均为100%。人胃癌在裸鼠胃壁内自主侵袭性生长,侵袭破坏胃壁各层组织结构,并直接侵袭到邻器官和组织。经血行转移到肝、肺、脾、肾等。淋巴道转移到胃的黏膜和黏膜下淋巴丛。局部及远处淋巴结。多伴发幽门梗阻癌性腹水,卵巢和腹腔内广泛种植转移。具有分泌癌胚抗原CEA的功能。移植瘤对p53、C-erbB-2、rasp21癌基因呈阳性表达,并与肿瘤的生长方式侵袭的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移植瘤细胞病理学,超微结构观察,流式细胞仪DNA含量测定,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与人胃癌细胞相似。结论 三株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高转移模型,完整的模拟了人胃癌患者的临床过程,且转移模式与临床患者相似。为研究人胃癌转移机制及实验治疗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胃癌的电镜诊断及分类附视频 [J].
刘秋珍 ;
脱朝伟 ;
张艳华 ;
李瑾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1999, (08) :626-626
[2]   关于癌转移分子病理学的研究 [J].
王吾如 .
中华病理学杂志, 1994, (04) :197-199
[3]   人胃癌裸鼠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J].
甘润良,李一琴,胡萍玲,曾庆彪,欧阳贵 .
肿瘤, 1994, (04) :237-239
[4]  
Histopathologic features and expression of Bcl-2 and p53 proteins in primary gastric lymphomas[J] . Pathology & Oncology Research . 199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