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厚煤层采煤方法选择研究

被引:55
作者
宋高峰
潘卫东
杨敬虎
孟浩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关键词
厚煤层; 采煤方法; 模糊综合评判; 模糊层次分析法;
D O I
10.13545/j.cnki.jmse.2015.01.006
中图分类号
TD823.253 [];
学科分类号
081901 ;
摘要
为了克服传统评判方法的主观性和单一性,提出了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选择采煤方法的新思路。根据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基本原理,针对厚煤层采煤方法选择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结合东庞矿2#煤层的工程实例,确定了4个影响厚煤层采煤方法选择的一级评判因素,即煤层地质条件、经济效益、技术水平和安全指标,以及23个二级评判因素;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一级评判因素、二级评判因素的权值。应用本评判模型对东庞矿厚煤层采煤方法的选择进行综合评判,评判结果表明:厚煤层分层开采、大采高一次采全高、放顶煤开采的隶属度分别为23.19%,41.07%,35.74%,确定大采高一次采全厚为最佳开采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开采工艺评价中的应用分析 [J].
董旭 ;
姚多喜 ;
昂正娇 ;
梁泽鹏 .
中州煤炭, 2013, (01) :19-22
[2]   厚煤层综采一次采全高技术在神东矿区的应用 [J].
高进 ;
贺海涛 .
煤炭学报, 2010, 35 (11) :1888-1892
[3]   厚煤层大采高全厚开采工艺研究与应用 [J].
王学军 ;
钱学森 ;
马立强 ;
张炜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9, 26 (02) :212-216
[4]   我国厚煤层开采方法的选择原则与发展现状 [J].
孟宪锐 ;
王鸿鹏 ;
刘朝晖 ;
张英 .
煤炭科学技术, 2009, 37 (01) :39-44
[5]   我国厚煤层开采技术现状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J].
王家臣 ;
仲淑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08, (11) :829-834
[6]   宝雨山矿工作面采煤工艺选择的模糊综合评判 [J].
林东 ;
周英 ;
韦志东 ;
李东印 .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08, (02) :17-18+21
[7]   模糊层次分析法权重研究 [J].
兰继斌 ;
徐扬 ;
霍良安 ;
刘家忠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6, (09) :107-112
[8]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J].
金菊良 ;
魏一鸣 ;
丁晶 .
水利学报, 2004, (03) :65-70
[9]   工作面煤层地质条件开采工艺性的模糊综合评价 [J].
张东升 ;
张吉雄 ;
张先尘 .
系统工程学报, 2002, (03) :252-256
[10]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 [J].
张吉军 .
模糊系统与数学, 2000, (02) :8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