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耿湾地区长6段古盐度恢复与古环境分析

被引:110
作者
文华国 [1 ]
郑荣才 [1 ]
唐飞 [2 ]
郑爱萍 [2 ]
桑廷元 [2 ]
陈守春 [3 ]
李瑰丽 [3 ]
李联新 [3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
[3]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古盐度; 定量恢复; 湖岸线; 长6段;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10.19719/j.cnki.1001-6872.2008.01.016
中图分类号
P595 [元素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B,Sr,Rb,Sr/Ba比值,Rb/K比值和K+Na质量分数等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并结合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耿湾地区长6古盐度进行综合判别,认为长6期古水介质盐度为0.48‰4.43‰,平均值为1.87‰,属于淡水-微咸水环境,局部为半咸水环境,且自长63沉积期至长61沉积期湖盆水体是逐渐变咸的;微咸化的湖水介质和封闭还原的深水环境既有利于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又能促使砂体早期环边绿泥石胶结形成抗压实-压溶组构,有利于原生粒间孔的保存而对储层发育非常有利;根据长6古盐度定量计算确定0.5‰古盐度等值线是淡水河流发育区与微咸水湖盆分界的古湖岸线位置,并划分出淡水、微咸水和半咸水3个古盐度平面分区,为预测岩性地层油藏有利发育区带提供了重要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陇东地区延长组疑源类组合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J].
吉利明 ;
王少飞 ;
徐金鲤 .
地球科学, 2006, (06) :798-806
[2]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层组油页岩沉积环境与资源潜力研究 [J].
卢进才 ;
李玉宏 ;
魏仙样 ;
魏建设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 (06) :928-932
[3]   从济阳坳陷沙一段古盐度的横向变化看古近纪的海侵方向 [J].
王冠民 ;
钟建华 ;
姜在兴 ;
操应长 .
世界地质, 2005, (03) :243-247
[4]   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段沉积期湖岸线的变化及岩相古地理特征 [J].
纪友亮 ;
冯建辉 ;
王声朗 ;
张宏安 ;
王德仁 .
古地理学报, 2005, (02) :145-156
[5]   中国三叠系陆相砂岩中自生绿泥石的形成机制及其与储层孔隙保存的关系 [J].
黄思静 ;
谢连文 ;
张萌 ;
武文慧 ;
沈立成 ;
刘洁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273-281
[6]   内蒙古岱海古盐度定量复原初探 [J].
沈 吉 ;
王苏民 ;
R. Matsumoto ;
朱育新 .
科学通报, 2000, (17) :1885-1889
[7]   鄂尔多斯盆地大油气田形成的主要地质规律 [J].
张文昭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9, (06) :3-7
[8]   鄂尔多斯盆地长6油层组古盐度研究 [J].
郑荣才 ;
柳梅青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01) :22-27
[9]   保山盆地湖相泥岩微量元素分布与古盐度定量评价 [J].
赵永胜 ;
宋振亚 ;
温景萍 ;
孙庭金 .
海洋与湖沼, 1998, (04) :409-415
[10]   几种地球化学标志在金湖凹陷阜宁群沉积环境中的应用 [J].
王益友 ;
郭文莹 ;
张国栋 .
同济大学学报, 1979, (02) :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