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近550年天然径流量演变特征

被引:5
作者
李勃
穆兴民
高鹏
赵广举
孙文义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天然径流; 历史分析; 黄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3.1 [水量平衡];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长历史序列径流量分析是深入认识河川径流演变特征的基础。黄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短缺地区,研究其天然径流量历史变化对流域水资源调控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黄河1470~2017年天然径流量数据,采用滑动平均法、MK趋势检验和距平累积等方法分析天然径流量变化趋势和阶段变化特征,运用Pettitt法检验突变性和Hurst指数评价天然径流量持续性,初步揭示黄河548年天然径流量历史演变规律。研究表明,黄河天然径流量整体为显著下降趋势,且存在较强持续性,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依旧保持减少趋势。在19世纪中后期即清中晚期,天然径流量最丰富且波动最剧烈。在1641、1731、1757、1816、1864 (1861)、1933、1989年出现较为明显的突变现象。1865~1989年和1990~2017年天然径流量较1470~1864年下降明显。黄河天然径流量多年来以平水年出现频率最大,平水年和丰水年以连续形式出现可能性较枯水年大。黄河天然径流量大致存在5个丰水期、2个平水期和5个枯水期,近些年来主要以枯水为主同时呈现3~4年的周期波动。
引用
收藏
页码:313 / 32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Changes in streamflow and sediment discharge and the response to human activities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J] . Gao P.,Mu X.-M.,Wang F.,Li R.. &nbsp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 2011 (131)
[2]  
黄河中游水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D]. 高鹏.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0
[3]   明清时期汾河流域水旱灾害的时空分布 [J].
张婧 ;
赵海莉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 32 (12) :123-130
[4]   黄河输沙量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与思考 [J].
穆兴民 ;
胡春宏 ;
高鹏 ;
王飞 ;
赵广举 .
人民黄河, 2017, 39 (08) :1-4+48
[5]   黄河与小清河年径流量丰枯遭遇分析 [J].
薛树文 ;
齐春三 ;
曹升乐 ;
王利朵 ;
张涛 .
人民黄河, 2017, 39 (05) :5-7
[6]  
黄河泛滥史:从历史文献分析到计算机模拟[D]. 陈蕴真.南京大学 2013
[7]   黄河三门峡水文站1470~1918年年径流量的推求 [J].
王国安 ;
史辅成 ;
郑秀雅 ;
高治定 ;
易元俊 ;
马贵安 ;
慕平 .
水科学进展, 1999, (02) :3-5
[8]   黄河天然径流量年际变化过程分析 [J].
穆兴民 ;
李靖 ;
王飞 ;
徐学选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3, (02) :1-5
[9]   黄河天然年径流超长期变化特性研究 [J].
张少文 ;
何伟 ;
王文圣 ;
丁晶 ;
王玲 .
人民黄河, 2004, (08) :10-12
[10]   窟野河水沙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J].
郭巧玲 ;
陈新华 ;
孙斌 .
水土保持学报, 2015, 29 (01) :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