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参政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被引:9
作者
张献生
机构
[1] 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室
关键词
参政党; 政党属性; 政党关系; 民主实现方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5 [民主党派及其活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参政党是中国民主党派性质和职能作用的基本定位,是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特有的政党类型,也是区别于世界各国政党的一个重要特征。参政党概念的提出和实践,丰富和深化了对政党基本属性、政党关系性质、民主实现形式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认识,为世界政党政治和民主政治理论增添了新的内涵,在我国政治生活和政治发展中显示了独特的政党功能。实现政治诉求,满足利益需求,获得发展空间,实现互利共赢,是发挥参政党作用的必要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中国协商政治模式与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趋势
    虞崇胜
    [J]. 中国政协理论研究, 2009, (01) : 34 - 39
  • [2] 中国参政党建设研究[M]. 华文出版社 , 孙瑞华, 2008
  • [3] 江泽民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 2006
  • [4] 中国的参政党[M]. 团结出版社 ,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 2005
  • [5] 中外政党制度比较[M]. 商务印书馆 , 梁琴, 2000
  • [6]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M]. 东方出版社 , 刘祖熙主编, 1995
  • [7]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4
  • [8] 毛泽东著作选读[M]. 人民出版社 , 毛泽东 著, 1986
  • [9]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周恩来 著, 1984
  •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