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激励理论:产生、模型分析与应用

被引:16
作者
杨宏力 [1 ,2 ]
机构
[1] 聊城发展研究院
[2] 聊城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激励机制; 负激励; 负激励余弦曲线;
D O I
10.13529/j.cnki.enterprise.economy.2011.10.043
中图分类号
F272.92 [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激励机制包括正激励和负激励两种类型,当正激励由于边际效益递减作用不大时可以采取负激励。负激励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修正理论,它利用人们对意外损失的关注大于对意外获得的心理规律降低企业激励成本。负激励既有正面效应也存在负面效应,负激励余弦曲线是阐释负激励的正负效应的一种数理工具。负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表现为风险薪酬制度、降薪降职制度和末位淘汰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激励方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J].
王海利 .
科技信息, 2007, (03) :115+126-115
[2]   对公务员实施“负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J].
黄德林 ;
陈懿 ;
沈炜 ;
马向平 .
中国行政管理, 2004, (03) :51-54
[3]   ADVANCES IN PROSPECT-THEORY - CUMULATIVE REPRESENTATION OF UNCERTAINTY [J].
TVERSKY, A ;
KAHNEMAN, D .
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 1992, 5 (04) :297-323
[4]  
卓有成效的激励.[M].苏伟伦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5]  
管理中的激励.[M].周文霞编著;.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
[6]  
战略性激励.[M].李宝元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