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健康教育课程中不同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

被引:7
作者
马迎教 [1 ]
邓树嵩 [1 ]
梁建成 [1 ]
廖建英 [1 ]
李阳 [1 ]
苏蓬勃 [2 ]
机构
[1] 右江民族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2] 右江民族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关键词
艾滋病; 同伴教育; 教学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3 [卫生宣传教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不同教学模式对医学生艾滋病认知情况的影响,评价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将2007级新生临床医学本科12个班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传统的教师授课方式及同伴教育方式教学,在教学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种不同教学模式教学后艾滋病知识的正确率及对艾滋病态度的正向率均有提高,但同伴教育的教学模式效果更佳。结论同伴教育是高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515 / 516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某校专科一年级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分析 [J].
张美英 .
中国校医, 2007, (02) :177-178
[2]   谈艾滋病同伴教育及体会 [J].
肖华 ;
黄燚 ;
方定志 .
医学教育探索, 2005, (05) :77-79
[3]   重庆医科大学学生生殖健康行为与知识调查 [J].
陈乐 ;
杨戎 .
中国学校卫生, 2003, (03) :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