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养阴、祛瘀生新疗法治疗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及机理探讨

被引:12
作者
谢桂权 [1 ]
王倩 [2 ]
冯天保 [2 ]
陈刚毅 [1 ]
李燕 [1 ]
机构
[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
[2] 广州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中药疗法; 肾功能衰竭/中药疗法; 益气养阴; 祛瘀;
D O I
10.13359/j.cnki.gzxbtcm.2006.04.004
中图分类号
R259.872 [];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祛瘀生新中药治疗气阴两虚、瘀阻肾络型临床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气阴两虚、瘀阻肾络型DN患者按3∶1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20例),2组西医治疗措施相同(包括控制血糖、降血压、降血脂、优质低蛋白饮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调节酸碱平衡、防治并发感染等),治疗组加服益气养阴、祛瘀生新中药(基本方:黄芪、桑椹子、玄参、当归、丹参、大黄、玉米须、川芎等),系统观察2组的临床症状、空腹血糖、肾功能、24 h尿蛋白量、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血纤维蛋白原、血浆内皮素(ET-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含量的变化。【结果】益气养阴、祛瘀生新中药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有效降低24 h尿蛋白量,改善肾功能不全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肾功能指标,使肾功能不全衰竭期与尿毒症期的肾功能指标趋于稳定;降低患者血脂、空腹血糖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降低血IL-1、ET-1水平(P<0.05或P<0.01);其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祛瘀生新中药治疗气阴两虚、瘀阻肾络型临床期DN具有较好疗效,其机理可能与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少尿蛋白排泄,降低血IL-1、ET-1等肾小球硬化相关因子水平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85 / 28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郑筱萸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2]  
肾脏病学.[M].王海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