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术语的逻辑语义问题

被引:10
作者
张英远
徐贤淑
奚红
机构
[1] 辽宁省卫生职工医学院!辽宁沈阳
关键词
中医理论术语; 自然语言; 现代逻辑; 多义性; 模糊性; 隐喻性;
D O I
10.16305/j.1007-1334.1999.10.011
中图分类号
R22 [中医基础理论];
学科分类号
100501 ;
摘要
就中医理论术语的自然语言特征 ,运用现代语言哲学和逻辑科学方法 ,探索解决其多义性、模糊性、隐喻性的途径。 1.现代语境定义方法是解决自然语言多义性的主要途径。从结构语义学和关系逻辑两个角度 ,讨论了中医理论术语的语境定义。 2 .强调以语言方法处理中医理论术语的模糊性。汉语有“骈体模糊性” ,对偶词项相互映衬的结构对勘 ,符合变模糊集合为普通集合原理。 3.由于取象比类思维方式的主导地位 ,中医理论术语的隐喻性普遍存在。以五行为中心的取象比类框架 ,是线性言语链组合关系外的聚合关系和联想系列。把中医理论中隐喻模型实体化 ,是研究工作中一大误区。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浅议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负面作用 [J].
佟彤 .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8, (08) :7-8
[2]   关于中医理论中“气”的几个问题 [J].
黄海龙 .
中国医药学报, 1991, (06) :8-9+24
[3]  
场与有.[M].罗嘉昌;郑嘉栋主编;.东方出版社.1994,
[4]  
逻辑.[M].周全礼著;.人民出版社.1994,
[5]  
理论符号学导论.[M].李幼蒸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6]  
西方现代语言哲学.[M].周昌忠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7]  
模糊学导引.[M].苗东升 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8]  
人论.[M].[德]恩斯特·卡西尔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9]  
数理逻辑教程.[M].莫绍揆 著.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
[10]  
蒲辅周医疗经验.[M].中医研究院 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