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契合:转型期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个分析框架——以行业组织政策参与为案例

被引:189
作者
江华 [1 ]
张建民 [1 ]
周莹 [2 ]
机构
[1] 温州大学商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利益契合; 国家与社会; 行业组织; 政策参与;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11.03.007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通过对转型期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文献的批判性梳理,本文基于理性选择视角提出一个以"利益契合"为核心概念的分析框架,并以行业组织政策参与的比较案例予以验证。本文认为,国家与社会的利益契合程度决定了国家对社会组织选择支持还是限制,这与转型期国家的主导地位和较高的自由裁量权有关。新分析框架更强调国家在处理与社会组织关系中的策略性选择和低制度化程度,较之源自于西方的理论概念(如公民社会理论、法团主义理论和治理理论)能更深入地揭示国家与社会组织互动关系的实质,同时也是对本土理论(如分类控制理论)的拓展与修正。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52+245 +245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基于法团主义和市民社会视角的比较个案研究 [J].
范明林 .
社会学研究, 2010, 25 (03) :159-176+245
[4]   国家法团主义视域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互动关系研究 [J].
张钟汝 ;
范明林 ;
王拓涵 .
社会, 2009, 29 (04) :167-194+228
[6]   国际NGO与中国地方治理创新——以珠三角为例 [J].
朱健刚 .
开放时代, 2007, (05) :34-49
[7]   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社区——对城市社区建设运动过程中居民社区参与和社区认知的个案研究 [J].
杨敏 .
社会学研究, 2007, (04) :137-164+245
[8]   比较视角下中国合作主义的发展:以经济社团为例 [J].
马秋莎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2) :126-138
[9]   中国公民社会:现在与未来——与德国著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托马斯·海贝勒教授学术对谈 [J].
吴志成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6, (03) :16-29
[10]   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 [J].
康晓光 ;
韩恒 .
社会学研究, 2005, (06) :73-89+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