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终结论”的百年历程及其对立

被引:12
作者
吴玉荣
机构
[1] 中共中央党校
关键词
意识形态; 终结; 后冷战; 全球化; 激进主义; 消费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03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学科分类号
010101 ;
摘要
以恩格斯1893年发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提出“意识形态的终结”为起点,到1993年亨廷顿发表《文明的冲突》提出意识形态的冲突正在让位于不同文明间的冲突,“意识形态终结论”正好走过了100年的历程。在这一百年中,对“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反对意见一直存在。本文第一部分对这正反两方面的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和分析;文章的第二部分对“意识形态终结论”的现实对立即后冷战时代的意识形态的存在及其斗争的情况作了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现代化意识形态发展的模型 [J].
尹保云 .
战略与管理, 2000, (04) :63-69
[2]   治理在国际关系中的正确运用 [J].
玛丽-克劳德·斯莫茨 ;
肖孝毛 .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1999, (01) :81-89
[3]   阿隆与“意识形态的终结” [J].
冯克利 .
读书, 1998, (12) :10-17
[4]  
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 - 人民出版社 , 刘放桐等编著, 2000
[5]  
全球化与现代资本主义[M].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古)菲德尔·卡斯特罗著, 2000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72
[7]  
Baeevieh,"PlacingUtopia:Themilitaryimperativeofglobalization"犤J犦,TheNationalInterest,No .2 AndrewJ.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