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断电针对家兔乳汁腹膜炎性发热效应的抑制作用

被引:5
作者
张希贤
汤穗生
戴家麟
李楚杰
机构
[1]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关键词
发热; 针剌; 电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体重1.8—2.9公斤的24只封闭群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三组,每组8只。第一组腹腔注射无热原生理盐水5ml/kg,作为对照;第二组腹腔注射高压(126℃,30分钟)灭菌牛奶5ml/kg;第三组与第二组同样腹腔注射牛奶一小时后针刺百会穴,针刺半小时后,间断通电。通电5分钟即停止通电10分钟,共通电6次。注射前2小时及注射后3.5小时内,每隔10分钟测一次直肠温度。然后比较各组腹腔注射后3.5小时的体温反应指数(TRI3.5)的均数与体温反应高峰(△T)的均数。实验结果如下:TRI3.5的(?)±SD,为:第一组0.22±0.27;第二组3.40±2.39;第三组0.63±0.52;△T的(?)±SD为:第一组0.13±018℃;第二组1.14±0.39℃,第三组0.41±0.34℃。经F检验与Q检验比较各组均数,均为P<0.01。结果表明间断电针能明显抑制无菌乳汁腹膜炎性发热,从而也说明无菌乳汁腹膜炎性发热是对针刺疗法敏感的发热模型。适用于实验治疗及其原理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发热发病学的新进展 [J].
李楚杰 .
生理科学进展, 1978, (02) :130-139
[2]  
中国兽医针灸学[M]. 农业出版社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编, 1984
[3]  
中国电针学[M].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朱龙玉 主编, 1983
[4]  
中国针灸学概要[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针灸学概要编辑小组编, 1964
[5]  
Fever: Pathogenesis, pathophysiology and purpose. Berheim HA, et al.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