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化学和同位素分析数据表征复合型大气铅污染过程

被引:5
作者
刘咸德
董树屏
郭冬发
李冰
F.Adams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 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
[3]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4]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5] 安特卫普大学微区和痕量分析中心 北京
[6] 北京
[7] 北京
关键词
质谱学; 铅污染过程探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大气颗粒物; 同位素丰度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2002年3月28日至4月8日期间在山东长岛采集的大气颗粒物样品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表征,揭示2002年春季环渤海地区的大气污染过程。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推荐的两级采样器同时采集细颗粒和粗颗粒样品,分别进行无机多元素、离子色谱和扫描电镜单颗粒分析;用石英滤膜采集细颗粒样品进行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分析。206Pb/207Pb丰度比标准偏差优于±0.3%。细颗粒样品中206Pb/207Pb丰度比为1.111~1.160;粗颗粒样品中206Pb/207Pb丰度比为1.114~1.164,粗、细颗粒物的铅含量变化范围均很大。着重探讨3月30日至4月1日的大气污染过程,测定表明铅含量高,206Pb/207Pb丰度比低,铅锌相关性强,有色冶金工业来源造成铅污染可能性大。离子物种和碳质组分的分析数据表明钾离子和有机碳同时出现峰值,提示一个细粒子主导的生物质燃烧污染事件;扫描电镜单颗粒分析3月30日至3月31日第三天细颗粒样品中K-S和Si-K-S颗粒较多检出,进一步佐证了具有生物质燃烧排放的显著特点。结果表明:在此期间同时发生了生物质燃烧和铅污染,两者存在内在的联系,是一次复合型的污染过程。反向风迹图和风场气象信息揭示了污染来源的可能方位。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于化学分析和气象信息综合表征大气铅污染 [J].
王婉 ;
刘咸德 ;
赵立蔚 ;
郭冬发 ;
鲁毅强 .
环境科学研究, 2003, (03) :10-13+22
[2]   采暖期前和采暖期北京大气颗粒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J].
张仁健 ;
王明星 ;
胡非 ;
徐永福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2, (01) :75-81
[3]   北京冬季大气颗粒物中铅的同位素丰度比的测定和来源研究 [J].
王琬 ;
鲁毅强 ;
刘咸德 ;
李玉武 ;
郭冬发 ;
田肖丹 ;
F.Adams .
质谱学报, 2002, (01) :21-29
[4]   煤燃烧过程中微量元素铬、铅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J].
朱莉娜 .
电力环境保护, 2001, (04) :27-30+53
[5]   秸秆焚烧对北京市空气质量的影响 [J].
段凤魁 ;
鲁毅强 ;
狄一安 ;
刘咸德 ;
张弘远 ;
杨晓光 ;
虞统 .
中国环境监测, 2001, (03) :8-11
[6]   大气颗粒物样品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测定 [J].
迟旭光 ;
狄一安 ;
董树屏 ;
刘咸德 .
中国环境监测, 1999, (04) :11-13
[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黄沙土壤中铅同位素比 [J].
黄业茹,全浩,西川雅高,森田昌敏 .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1996, (02) :8-14
[8]  
黄土与环境[M]. 科学出版社 , 刘东生等 著, 1985
[9]  
Biomass Burning in Southern Africa: Individual Particle Characterization of Atmospheric Aerosols and Savanna Fire Samples[J] . Xiande Liu,Piet Van Espen,Freddy Adams,Jan Cafmeyer,Willy Maenhaut.Journal of Atmospheric Chemistry . 2000 (2)
[10]  
Biomass burning signatures in the atmosphere and snow at Summit, Greenland: An event on 5 August 1994[J] . Jack E. Dibb,Robert W. Talbot,Sallie I. Whitlow,Mark C. Shipham,James Winterle,Joe McConnell,Roger Bales.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199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