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受伤后乙烯乙烷产生的时间进程——两种逆境乙烯的区分

被引:9
作者
刘愚
李振国
魏佩珩
吴有梅
余叔文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上海石油化工总厂环境保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
关键词
乙烯; 烯烃; 乙烷; 烷烃; 绿豆下胚轴; 植物组织; 进程; 逆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绿豆下胚轴和小麦黄化苗地上部切段在气流系统中受到机械伤害后,连续追踪测定乙烯、乙烷产生的时间进程。结果表明,组织受伤后立即产生乙烷,但很快下降形成一个尖锐的高峰。乙烯增生有两个峰,一个需经过一定后滞期(小麦15.8±3.0分,绿豆22.7±4.9分)才开始增加,约近一小时达到最大值(小麦56.1±5.4分,绿豆59.5±8 6分),能被AVG和Co++抑制。另一个峰在伤后立即出现,没有后滞期,不被AVG和Co++抑制。说明两者有不同的生成途径。前者可称为“伤害诱导乙烯”或“逆境诱导乙烯”,后者可称为“伤害乙烯”。对组织受伤后乙烯、乙烷生成的调节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植物对二氧化硫的反应和抗性研究——Ⅳ.HSO3-对麦苗切段的伤害与乙烷产生的关系 [J].
刘愚 ;
李振国 ;
魏佩珩 ;
李绍良 ;
吴有梅 ;
余叔文 .
植物生理学报, 1980, (03) :307-314
[2]   植物对二氧化硫的反应和抗性研究——Ⅲ.植物接触二氧化硫和应激乙烯的产生 [J].
李振国 ;
刘愚 ;
吴有梅 ;
余叔文 .
植物生理学报, 1980, (01) :47-55
[3]   植物体内乙烯的生物学作用及其调节控制 [J].
刘愚 ;
焦新之 .
植物生理学报, 1978, (02) :203-220
[4]   RAPIDLY INDUCED ETHYLENE FORMATION AFTER WOUNDING IS CONTROLLED BY THE REGULATION OF 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 SYNTHESIS [J].
KONZE, JR ;
KWIATKOWSKI, GMK .
PLANTA, 1981, 151 (04) :327-330
[5]  
Assay for and enzymatic formation of an ethylene precursor, 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J] . Thomas Boller,Robert C. Herner,Hans Kende.Planta . 1979 (3)
[6]  
Ethylene in relation to the response of roots to physical impedance[J] . S. J. Kays,C. W. Nicklow,D. H. Simons.Plant and Soil . 197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