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深入访谈探究自杀未遂者及其亲友对自杀未遂发生原因的看法

被引:13
作者
李献云
费立鹏
机构
[1] 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关键词
自杀未遂; 深入访谈; 解释模式; 定性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6 [变态心理学、病态心理学、超意识心理学]; R749 [精神病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100205 ;
摘要
目的:对自杀未遂者及其亲友开展深入访谈以了解他们对自杀未遂行为的看法,提高自杀预防健康教育项目的效果。方法:针对自杀原因及经过等对4所市县级综合医院诊治的318例自杀未遂者及其陪诊的知情亲友进行独立的深入访谈,然后采用以下两种指标对深入访谈资料进行量化分析:(1)比例法,即计算访谈中发现的7类原因在两种独立访谈中的出现率(出现率之和>100%);(2)权重法,即先将各类原因在每个访谈案例自杀未遂行为发生中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排序,然后用特定的公式计算出各自的权重分,最后得出各类因素在两种独立访谈中的权重分均值(各类因素的权重分之和=100)。结果:深入访谈分析结果显示多数自杀未遂行为属于剧烈人际矛盾后诱发的冲动行为,农药等自杀工具的方便易得为其发生提供了必要条件。独立分析自杀未遂者本人与亲友访谈,用比例法和权重法计算出的7类原因的出现率和相对重要性分别如下:人际关系问题(比例法84.2%比82.4%,权重法57.8比60.4)、心理问题(30.9%比26.7%,15.5比14.2)、经济问题(14.8%比12.4%,5.1比5.1)、躯体问题(9.4%比9.1%,3.0比2.9)、自杀未遂者的其他问题(25.2%比20.2%,11.0比9.6)、他人的问题(21.8%比19.9%,7.3比7.2)和原因不明(0.3%比0.9%,0.0比0.0)等7类。结论:将深入访谈这一定性资料中获得的信息进行量化分析是可行的。自杀未遂者及其亲友对自杀未遂不同原因的相对重要性的看法非常一致。他们对心理问题的相对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提高公众对心理卫生的认识水平,转变其态度使得更多的人愿意因心理问题寻求专业帮助,以及扩展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是非常必要的。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乡村严重自杀未遂者的特征 [J].
李献云 ;
费立鹏 ;
及惠郁 ;
许永臣 ;
卞清涛 ;
何凤生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5, (04) :38-43
[2]   中国北方部分地区人群对自杀的态度与知识的定性研究 [J].
李献云 ;
费立鹏 ;
王安文 ;
梁红 ;
王翠玲 ;
李诚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04) :27-32
[3]   为什么女性自杀未遂率显著高于男性 [J].
李献云 ;
费立鹏 ;
及惠郁 ;
许永臣 ;
何凤生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 (03) :191-195
[4]   综合医院诊治的有无自杀行为既往史自杀未遂者特征的比较 [J].
李献云 ;
徐东 ;
费立鹏 ;
及惠郁 ;
许永臣 ;
何凤生 .
中华内科杂志, 2003, (12) :40-43
[5]   农村地区有、无精神障碍自杀未遂者及其自杀特征的比较 [J].
张艳萍 ;
李献云 ;
费立鹏 ;
卞清涛 ;
许永臣 ;
及惠郁 ;
杨荣山 ;
张迟 ;
何凤生 .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3, (04) :45-48
[6]   深入访谈和专题小组讨论在精神科的应用 [J].
李献云 ;
费立鹏 ;
张培琰 ;
乌正赉 .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3, (01) :63-64
[7]   冲动性与非冲动性自杀未遂的比较 [J].
李献云 ;
费立鹏 ;
王玉萍 ;
杨荣山 ;
张迟 ;
及惠郁 ;
卞清涛 ;
许永臣 ;
马振武 ;
何凤生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3, (01) :27-31
[8]  
Behind impulsive suicide attempts: Indications from a community study[J] . Marianne Wyder,Diego De Leo.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 2007 (1)
[9]   Suicide attempts and impulsivity [J].
Baca-Garcia, E ;
Diaz-Sastre, C ;
Resa, EG ;
Blasco, H ;
Conesa, DB ;
Oquendo, MA ;
Saiz-Ruiz, J ;
de Leon, J .
EUROPEAN ARCHIVES OF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 2005, 255 (02) :152-156
[10]  
Br J Psy-chiatry. Phillips MR,Li YY,Stroup TS,et al.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