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高校科研评价的思考

被引:21
作者
杨忠泰
机构
[1] 宝鸡文理学院经济管理系
关键词
高等学校; 科学研究; 自然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 科研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4 [科学研究工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高校科研评价普遍推行以科研业绩点和科研成果数量为核心的计量评价方法,主要用以评价高水平的自然科学成果。虽然具有简单易行和便于操作的优点,但如果将其简单套用和无限扩大,在实施中不仅会严重违背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还会引发部分教师急功近利和单打独斗的行为,造成学科发展的不平衡,不利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因此,根据事物同类可比的原则,结合科学研究的不同类型、学科的不同门类、研究者的不同年龄阶段和职称层次特点,针对研究内容、性质、目标与任务等各方面的差异,赋予各类科研工作以不同的评价内涵和要求,采用分类分层评价方法,适度淡化科研评价激励的约束功能,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5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征及其对学术评价的影响 [J].
朱少强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5) :68-71
[2]   高校科研评价现状与完善途径探析 [J].
杜伟 .
高等教育研究, 2004, (04) :61-64
[4]  
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科研论文产出客观压力加大 .2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调研宣传部. 中国教育报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