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δ13C法研究黑土添加有机物料后有机碳的变化规律

被引:4
作者
王金达
刘淑霞
刘景双
于君宝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吉林长春,吉林长春,吉林长春
关键词
黑土; 有机碳; 动态变化; 分解; 积累; 小麦秸秆; δ13C值;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05.03.011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通过室内短期培养实验,利用δ13C的方法研究了外源有机物料分解过程中黑土有机碳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黑土中添加有机物料后,土壤有机碳的数量明显增加。在有机物料分解过程中,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土壤有机碳的总量在逐渐下降,总的变化趋势是先快后慢,渐趋平缓,到培养结束(30天),有机物料在土壤中净残留率小于50%。黑土有机碳的δ13C值受进入土壤中有机物料的种类所影响,从数量上土壤有机碳的δ13C值可以反映土壤中不同来源有机碳的变化。在小麦秸秆分解过程中,新进入黑土中的有机碳转化较快,而土壤中固有的有机碳转化较慢,添加有机物料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机碳的固定。
引用
收藏
页码:333 / 3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土壤肥力研究方法.[M].严昶升主编;.农业出版社.1988,
[2]  
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M].中国土壤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 编.科学出版社.1983,
[3]   用δC方法研究玉米秸秆分解期间土壤有机质数量动态变化 [J].
窦森 ;
张晋京 ;
Lichtfouse E. ;
曹亚澄 .
土壤学报, 2003, (03) :328-334
[4]   玉米秸秆分解期间土壤中有机碳数量的动态变化研究 [J].
张晋京 ;
窦森 ;
江源 ;
李翠兰 ;
平立凤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3) :67-72
[5]   14C秸秆在石灰性和非石灰性土壤中的矿化特征 [J].
朱培立 ;
黄东迈 ;
余晓鹤 ;
艾玉春 ;
于杰 ;
朱献玳 ;
陈炳松 .
土壤通报, 1994, (S1) :71-73+79
[6]   应用14C示踪法研究土壤有机质转化的进展 [J].
李忠 ;
林心雄 .
土壤学进展, 1992, (06)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