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油松、侧柏与沙棘人工混交林生长及土壤特性研究

被引:19
作者
韩恩贤
韩刚
薄颖生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油松; 侧柏; 沙棘; 人工混交林; 生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 [森林生物学];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903 ; 090301 ;
摘要
对混交林生长和土壤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侧柏是主根型树种,垂直根系主要分布在40~80 cm,沙棘为侧根型树种,根系主要分布在10~40 cm,二者分布协调,种间根系生长无排斥现象。混交林平均高度、胸径、蓄积量、生物量较纯林高14.5%、27.4%、62.2%、42.1%;油松、侧柏、沙棘混交林的叶量分别比纯林高14.9%、13.5%、6.3%,叶绿素含量高21.0%、36.8%、3.1%,叶子中N、K2O、CaO含量较纯林高;混交林土壤容重和坚实度比纯林低9.6%和18.0%,孔隙度、通气度、持水量和含水量比油松纯林分别提高13.8%、20.1%、15.7%、4.8%,比侧柏纯林分别提高7.9%、11.6%、5.7%、12.7%。不同土层土壤容重和坚实度由上到下逐渐增大,土壤中层持水量、含水量最高,低层次之,表层最低;孔隙度和通气度表层较高,向下逐渐减少。混交林有机质、全N、P2O5、速效P、速效K高于纯林。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黄土高原沟壑区沙棘人工混交林改土效应研究 [J].
韩恩贤 ;
韩刚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6) :85-90
[2]   半干旱地区侧柏造林应用保水剂试验 [J].
韩恩贤 ;
韩刚 ;
薄颖生 ;
张晓鹏 ;
张卫兵 ;
吕茵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4, (03) :50-52
[3]   辽西北缓坡地杨树沙棘混交林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 [J].
邹桂霞 ;
李铁军 ;
李晓华 ;
郭连珍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0, (S1) :55-57
[4]  
固N树种在混交林中的作用研究Ⅰ.沙棘混交林内根瘤固N与林木生长[J]. 何兴元,张成刚,杨思河,张粤,苏道岩,刘惠昌.应用生态学报. 1996(04)
[5]   福建柏人工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J].
杨玉盛 ;
李振向 ;
刘爱琴 ;
邸道生 ;
张春能 .
林业科技通讯, 1992, (10) :25-27
[6]   竹林间种竹荪对其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J].
陈连庆 ;
裴致达 .
林业科技通讯, 1991, (09) :29-30
[7]   山杨林地土壤的物理性质和水分特性 [J].
吴钦孝 ;
刘向东 ;
赵鸿雁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森林水文生态与水土保持林效益研究专集), 1991, (02) :79-8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