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尼洋河流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25
作者
龚迎春
冯伟松
余育和
代梨梨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多样性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浮游动物; 尼洋河流域; 西藏; 群落结构;
D O I
10.15928/j.1674-3075.2012.06.004
中图分类号
Q958.8 [水生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尼洋河是雅鲁藏布江流域内的五大支流之一,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扩大干流与主要支流上的采样点、增加对支流巴河上的冰川堰塞湖-巴松错采样,研究尼洋河流域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经鉴定,浮游动物有47属、78种;其中,原生动物17属、35种,占浮游动物总物种数的45%;轮虫17属、30种,占39%;枝角类9属、9种,占12%;桡足类4属、4种,占4%。结果表明,尼洋河流域动物群落结构在种数上以原生动物和轮虫为主,密度上主要取决于原生动物和轮虫密度的多寡,枝角类和桡足类所占的比例极低;生物量以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为主,原生动物所占比例最少。结合各采样点的生境特征分析,尼洋河干流和支流中的巴郎曲和巴河浮游动物物种丰富、群落结构复杂、群落稳定性较高;本研究再次证明尼洋河地区肉足虫类是以古北区种类分布为主的特点,并对筒壳亚目(Tintinnina)在西藏及其周边地区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对解决西藏原生动物的起源和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统计分析表明,相较于海拔高度的变化,小环境对浮游动物的分布有更大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尼洋河流域水文特性分析 [J].
达瓦次仁 ;
巴桑赤烈 ;
白玛 ;
其美多吉 .
水文, 2008, (04) :92-94
[2]   试论青藏高原的自然地带 [J].
郑度 ;
张荣祖 ;
杨勤业 .
地理学报, 1979, (01) :1-11
[3]   西藏西北部的浮游甲壳动物 [J].
沈嘉瑞 ;
宋大祥 .
动物学报, 1965, (03) :298-308
[4]   西藏枝角类的初步研究 [J].
沈嘉瑞 ;
宋大祥 .
动物学报, 1964, (01) :61-69
[5]  
西藏尼洋河流域水生生物研究及水电工程对其影响的预测评价[D]. 李芳.西北大学. 2009
[6]  
西南武陵山地区动物资源和评价[M]. 科学出版社 , 宋大祥主编, 1994
[7]  
微型生物监测新技术[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沈韫芬等著, 1990
[8]  
西藏水生无脊椎动物[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编写, 1983
[9]  
中国淡水轮虫志[M]. 科学出版社 , 王家楫著, 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