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云南松研究的若干问题

被引:26
作者
姜汉侨
机构
[1] 云南大学生态地植物学研究室
关键词
云南松; 扭曲度; 生长状况; 生境; 树干; 亚热带; 飞松; 副热带; 自然带; 云南松林; 地盘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迄至目前为止,云南松(Pinus yunnancnsis Franch)一直是云南省林业的主要采伐对象,也是荒山荒地造林的主要树种。过去,对这一树种的普遍看法是:它能“飞籽成林”(因而又被称为“飞松”),而且,既耐干旱瘠薄的条件又是速生高产,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优良乡土树种。 随着对云南松林进行大面积采伐和在不同地区人工营造云南松林,出现了许多新问题。首先,“飞籽”不一定都能成林,在这一方面,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人为干扰的原因;同时,特别在人工造林中发现,云南松树干纹理扭转和弯曲的现象大量增多,大大降低了它的材用价值。生产部门希望得到纹理不扭或至少是扭曲度很小的云南松树,而研究工作却必须从了解树干纹理扭曲发生的原因和过程开始。这样,在对云南松林采伐利用的几十年后,却不得不又来研究云南松的生物学和生态学。这也是人类利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云南植被分布的特点及其地带规律性 [J].
姜汉侨 .
云南植物研究, 1980, (01) :22-32
[2]   论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区问题 [J].
吴征镒 .
云南植物研究, 1979, (01) :1-20
[3]  
中国植被[M]. 科学出版社 , 吴征镒主编, 1980
[4]  
历史植物地理学引论[M]. 科学出版社 , (苏)吴鲁夫,Е.В著, 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