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聚集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临床证候分型

被引:4
作者
霍晓庆
机构
[1] 辽宁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家族聚集性乙肝; 肝硬化; 代偿期; 中医分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通过对家族聚集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性)病例的回顾性调查,探讨其中医临床分型,同时进行HBV-DNA载量、肝功能检测,包括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凝血酶原时间和血清白蛋白;血细胞计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等相关理化检查,为家族聚集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根据对家族聚集性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性)中医临床研究的流行病学调查要求,收集家族聚集性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性)患者70例和非家族聚集性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性)患者93例,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症状、体征、辨证分型、理化检查等。结果:家族聚集性乙肝后肝硬化中医分型以肝胆湿热证最多,占54.28%,再次为肝肾阴虚证;兼证中湿热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家族聚集性乙肝后干硬化中湿热中阻型HBV-DNA高载量人数明显高于其他证型,占34.29%,肝脏炎症反应较明显纤维化程度相对较高。结论:家族聚集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性)中医分型以肝胆湿热型为多见且病毒高载量、肝脏病理损伤较严重,这些都成为家族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3]   慢性乙型肝炎辨证分型与病毒载量及复制性关系的初步研究 [J].
刘光伟 ;
高月求 ;
马润琳 .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5, (03) :20-21
[4]   肝纤维化诊断及疗效评估共识 [J].
中华肝脏病学会肝纤维化学组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2, (05) :8-9
[5]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与原发性肝癌[M]. 中原农民出版社 , 孙贵金等主编,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