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改良还是理论缺口——新现实主义与冷战后中美地缘竞争的分析

被引:6
作者
张登及
机构
[1] 台湾中正大学战略暨国际事务研究所
关键词
新现实主义; 地缘政治; 国际关系理论; 进攻性现实主义; 中美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0 [外交、国际关系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肯尼思·华尔兹创建的新现实主义被认为是国际关系理论的一大突破,而约翰·米尔斯海默则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成为新现实主义主要命题的捍卫者。米氏对新现实主义做了重要的补充和修正,其核心是地缘因素,包括三个子因素:地面力量的首要性;海洋对国家军力投射的阻碍;国家共享边界对战略选择的影响。透过这些更新,米氏进一步论证了陆权大国的进攻性倾向和海权大国保持"离岸平衡手"的合理性。作者以冷战结束后美国与中国在东北亚和中亚的地缘竞争为案例,探讨新现实主义原型和米尔斯海默修正的有效性。其结论是:(1)地缘因素与单位层次的其他因素直接有关,应被视为单位层次的变量;(2)米氏新增的地缘因素恐陷入华尔兹所极力避免的"化约理论",使新现实主义的简约优势受到折损;(3)米氏理论更新的有用性,有可能显示新现实主义基本假定内部的重要缺口,而将成为未来理论再调整的契机。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8+3 +3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日美新防卫合作指针评析 [J].
李义虎 .
国际政治研究, 2000, (02) :1-5
[2]  
2004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M].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李慎明, 2004
[3]  
中国大战略[M].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叶自成著, 2003
[4]  
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M].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杨奎松著, 1999
[5]  
地缘政治与中国外交[M]. - 北京出版社 , 叶自成主编, 1998
[6]  
大国战略研究[M].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俞正梁等著, 1998
[7]  
合作还是对抗?[M].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张蕴岭主编, 1997
[8]  
邓小平文选[M]. -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3
[9]  
中国外交史[M]. - 河南人民出版社 , 谢益显主编, 1988
[10]   Evaluating theories [J].
Waltz, KN .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997, 91 (04) :913-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