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隆藏布江特大型泥石流的成灾模式及防治对策——以扎木镇-古乡段为例

被引:13
作者
曾庆利 [1 ]
杨志法 [1 ]
张西娟 [2 ]
尚彦军 [1 ]
张路青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冰碛物; 滑坡坝溃决; 成灾模式; 古乡沟泥石流; 易贡滑坡; 川藏公路;
D O I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07.02.006
中图分类号
P642.23 [泥石流];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文章通过对雅鲁藏布江的Ⅰ级支流—帕隆藏布江扎木镇-古乡段辫状水系地貌的研究,认为其与两岸支谷发育的泥石流群有关。通过对位于该河段下游的古乡沟和上游的地质弄巴泥石流特征的重点剖析,发现了特大型泥石流发育的2个重要特征,即支谷上游冰蚀围谷中赋存大量巨厚古今冰碛物和支谷中游峡谷段大型崩塌滑坡坝溃决。提出了特大型泥石流的成灾模式,并以该成灾模式解释了2000年易贡巨型滑坡堵江事件。最后,提出了基于上述成灾模式的帕隆藏布江流域特大型泥石流灾害防治的原则和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北段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防治对策 [J].
尚彦军 ;
杨志法 ;
廖秋林 ;
刘大安 ;
朱平一 ;
汪阳春 ;
王成华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1, (04) :32-42
[2]   川藏公路迫隆藏布流域段泥石流活动特征 [J].
何易平 ;
胡凯衡 ;
韦方强 ;
陈晓清 ;
崔鹏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1, (03) :76-80
[3]   易贡巨型滑坡堵江灾害抢险处理方案研究 [J].
刘宁 ;
蒋乃明 ;
杨启贵 ;
薛果夫 ;
万海斌 .
人民长江, 2000, (09) :10-12+47
[4]   西藏波密易贡高速巨型滑坡特征及减灾研究 [J].
殷跃平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0, (04) :8-11
[5]   西藏古乡沟泥石流发展趋势 [J].
朱平一 ;
罗德富 ;
寇玉贞 .
山地研究, 1997, (04) :296-299
[6]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上新世以来快速抬升的裂变径迹证据 [J].
丁林 ;
钟大赉 ;
潘裕生 ;
黄萱 ;
王庆隆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5, (16) :1497-1500
[7]   川藏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及其整治对策 [J].
赵永国 .
自然灾害学报, 1993, (01) :72-78
[8]   西藏古乡地区的冰川泥石流 [J].
施雅风 ;
杨宗辉 ;
谢自楚 ;
杜榕桓 .
科学通报, 1964, (06) :542-544
[9]  
西藏冰川[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编,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