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双城-太平川地区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

被引:10
作者
王杰 [1 ]
王铁冠 [2 ]
陈践发 [2 ]
冯子辉 [3 ]
林铁锋 [3 ]
王雪 [3 ]
过海 [4 ]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3]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4] 江汉油田研究院规划所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有机质丰度; 演化程度; 生烃模式;
D O I
10.19719/j.cnki.1001-6872.2006.03.017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双城-太平川地区为松辽盆地北部重要的油气勘探区域,通过对该区青1段、青2+3段、嫩1段和侏罗系暗色泥岩的有机质丰度和成熟度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成熟的青1段泥岩是该地区最主要的烃源岩,青2+3段有局部的生烃贡献,嫩1段的生烃意义有限,侏罗系只能作为煤成气烃源岩。利用热演化程度参数推断出该区源岩的生烃模式和两个生烃高峰阶段。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构造单元的青1段泥岩生烃潜力与成熟度的综合评价,明确了该区3个有利的青1段生烃方位。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松辽盆地油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M].高瑞祺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2]  
松辽盆地陆相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M].杨万里等著;.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3]  
陆相有机质演化和成烃机理.[M].黄第藩 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84,
[4]   松辽盆地层序地层特征及油气聚集规律 [J].
郭巍 ;
刘招君 ;
董惠民 ;
赵羽君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4, (02) :216-221
[5]   华北北部前寒武纪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J].
王杰 ;
陈践发 .
矿物岩石, 2004, (01) :83-87
[6]   松辽盆地含油气地层及其构造特征 [J].
舒良树 ;
慕玉福 ;
王伯长 .
地层学杂志, 2003, (04) :340-347
[7]   坳陷型湖盆层序地层特征与隐蔽油气藏勘探——以松辽盆地为例 [J].
袁选俊 ;
薛良清 ;
池英柳 ;
陈章明 ;
渠永宏 .
石油学报, 2003, (03) :11-15
[8]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油气地质特征 [J].
蔡尧忠 ;
刘玉梅 ;
袁智广 .
吉林地质, 2002, (03) :22-28
[9]   松辽盆地北部扶杨油层油气成藏与分布的主控因素 [J].
杨喜贵 ;
付广 .
特种油气藏, 2002, (02) :8-11+80
[10]   松辽盆地王府凹陷的沉积充填及生储盖组合 [J].
郭英海 ;
李壮福 ;
李熙哲 ;
冉启贵 ;
韦重韬 ;
奚砚涛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1, (01) :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