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蚕毒素及巴丹类杀虫剂的毒杀机制

被引:12
作者
王强
机构
[1] 南京农学院植保系
关键词
NTX; 型受体; 衍生物; 刺激作用; 胆碱能; 阻断作用; 昆虫体; 神经动作电位; 巴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沙蚕毒素(Nereistoxin,NTX)是存在于海生环节动物异足索沙蚕(Lumbriconereis heteropoda Marenz)体内的一种有杀虫活性的有毒物质。目前常用的巴丹类杀虫剂,就是从沙蚕毒素分子结构衍生开发的。 1934年,Nitta首先从沙蚕体内分离出一种有效成份,命名为NTX,后来他又研究了NTX对脊椎动物的药理学特性。但此后近二十年里,NTX的作用未受重视。直到1960年,Hashimoto和Okaichi重新研究并提出NTX的分子式为C5H11NS2,不久又确定了结构式为:4-N,N-二甲氨基-1,2-二硫戊环。1962年,Hagiwara等首次成功地合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6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