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水油藏开发室内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17
作者
朱玉双 [1 ]
吴均 [2 ]
武平仓 [3 ]
刘新菊 [4 ]
党永潮 [4 ]
机构
[1]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冀东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3] 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4] 长庆油田公司第一采油厂
关键词
底水油藏; 砂岩孔隙模型; 先期堵水; 后期治理; 模拟试验; 开采效果;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49 [其他类型油田开发];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利用特制的底水油藏砂岩微观孔隙模型,对底水油藏后期治理和先期堵水的负压开采进行了室内模拟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地质体的非均质状况与底水油藏开发有密切的关系,堵剂的赋存状态与堵剂的注入时机也密切相关。在先期堵水时,堵剂多呈居中向前的"尖顶瘦扇状";而后期治理时,堵剂多呈不规则的扁平状,赋存状态不理想。开发方式、储层非均质状况和堵剂的赋存形态是影响底水油藏开发中流体渗流特征和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后期治理和先期堵水负压开采的最终开采效果差距较大,二者最终驱油效率相差约27%。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陆梁油田薄层底水油藏控制水锥技术研究 [J].
陈凯 ;
赵福麟 ;
戴彩丽 ;
王业飞 ;
韩力 ;
石国新 ;
路建国 .
石油学报, 2006, (06) :75-78
[2]   确定底水油藏水平井无水期合理产能的简单方法 [J].
周代余 ;
江同文 ;
冯积累 ;
刘怀平 ;
卞万江 .
石油学报, 2005, (06) :86-89
[3]   任11裂缝性底水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研究 [J].
杜玉洪 ;
孟庆春 ;
王皆明 .
石油学报, 2005, (02) :80-84
[4]   油层受水敏伤害时水驱油渗流特征 [J].
朱玉双 ;
曲志浩 ;
蔺方晓 ;
武平仓 ;
韩翼云 .
石油学报, 2004, (02) :59-64
[5]   石西油田深井高温底水封堵试验研究 [J].
朱怀江 ;
刘先灵 ;
刘玉章 ;
王嘉淮 ;
潘竞军 .
石油学报, 2003, (01) :63-67
[6]   边底水油藏合理生产压差优化方法及其应用 [J].
金勇 ;
唐建东 ;
赵娟 ;
徐宏亮 ;
罗南 .
石油学报, 2003, (01) :68-72+77
[7]   底水油藏堵水技术研究 [J].
曹建坤 ;
杨生柱 ;
张宏强 ;
何江 ;
谢珍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5) :80-81+88
[8]   人工夹层的抑制水锥作用的研究 [J].
张兴国 ;
田世澄 ;
陈丛林 ;
何会强 ;
杨斌谊 .
现代地质, 2002, (01) :83-87
[9]   用微观模型组合实验研究最低吸水层渗透率 [J].
李劲峰 ;
曲志浩 ;
孔令荣 .
石油学报, 2000, (01) :55-59+5
[10]   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种新理论与新方法 [J].
窦宏恩 .
石油学报, 1998, (01) :81-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