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致急性心肌梗塞实验模型的研究

被引:4
作者
傅良武,赵华月,郭志凌,熊一力
机构
[1] 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内科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心肌梗塞;模型.心血管;微量电刺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3.31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采用冠状动脉(简称冠脉)内膜微电流刺激法进行犬冠脉血栓形成(CAT)致急性心肌梗塞(AMI)模型的实验研究。以冠脉血流量、血栓湿重和形态证实了CAT形成,病理切片显示血栓构成与人类动脉血栓相似。心外膜心电图、血清肌酸激酶(CPK)及心肌病检结果表明有心肌缺血和梗塞病灶产生,TXB2和TXB2/6-酮-PGF1α比值增高可能促发CAT,cAMP增高诱发心律失常。AMI首先损害心脏舒张性能,继而损害收缩性能,导致心脏泵功能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临床生化检验.[M].上海市医学化验所 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2]  
急性心肌梗塞生化基础.[M].符云峰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1,
[3]   实验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致急性心肌梗塞动物模型的研究 [J].
方唯一 ;
赵华月 ;
张杨刚 .
中国循环杂志, 1989, (03) :262-264+300
[4]   狗左冠状动脉结扎后左、右心室和肺循环功能的动态演变及其相互关系 [J].
李鹏 ;
程薇 ;
杨继声 ;
卢兴 ;
张万年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88, (04) :194-199
[5]   狗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模型的建立 [J].
宋安莉 ;
阎保国 ;
黄大显 ;
杨兴生 ;
王思让 ;
李维华 .
中国循环杂志, 1988, (02) :105-10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