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阳陵泉对脑梗死大鼠脊髓α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金荣疆 [1 ]
朱天民 [1 ]
罗荣 [1 ]
郑重 [2 ]
杨红 [3 ]
冯媛 [1 ]
机构
[1] 成都中医药大学
[2]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
[3] 四川省人民医院
关键词
电针; 阳陵泉; α运动神经元; 兴奋性; 脑梗死; 痉挛;
D O I
10.13192/j.ljtcm.2007.11.136.jinrj.010
中图分类号
R245.97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阳陵泉对实验性脑梗死模型大鼠脊髓α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健康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和电针治疗组。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依据Nagasawa氏改良方法造模,假手术组、模型组在造模成功3天后给予模拟针刺治疗,电针治疗组在造模成功3天后给予电针针刺治疗。治疗6天后检测大鼠H-反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模型组右侧(瘫痪侧)H波潜伏期明显缩短,与假手术组、正常组、电针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电针组H波潜伏期接近正常组,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H反射恢复曲线的H/M值随S1和S2刺激时间间隔的延长而逐渐升高,最高达到(2.3±0.597),是正常组的3倍以上;电针组H/M值最高仅为(1.09±0.307),略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5),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降低脑梗死后脊髓α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可能是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内在机制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637 / 163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