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麻茎秆台架切割试验与分析

被引:25
作者
沈成
李显旺
张彬
田昆鹏
黄继承
陈巧敏
机构
[1]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关键词
切割; 机械化; 优化; 苎麻; 茎秆; 试验台; 试验; 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25 [收获机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给苎麻收割机的研制提供切割理论基础,该文进行了苎麻茎秆切割参数的试验研究。该文利用自行设计的试验台架进行苎麻茎秆的切割试验,研究往复式单动刀及双动刀切割器不同刀片几何参数(刀片长度、刀刃类型)、不同切割线速度和不同茎秆喂入速度对切割性能(切割功耗、切割质量和综合评分值)的影响。根据各个因素特点,论文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的方法确立两水平因素(刀刃类型、刀片长度和动刀组数)的最优水平组合,然后固定两水平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以切割线速度和茎秆喂入速度为试验因素进行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试验来获得因素的最佳参数。根据多因素正交试验结果,采用往复式双动刀切割器,选用锯齿刃长刀片(120 mm)为最优水平组合。根据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试验结果,当切割线速度为0.878 9 m/s、茎秆喂入速度为0.862 4 m/s时,单位长度割幅切割功率最小,为281.408 4 W;当切割线速度为1.161 4 m/s、茎秆喂入速度为0.711 7 m/s时,单位面积切割失败株数最少,为5.691 1株;当切割线速度为1.092 0 m/s、茎秆喂入速度为0.722 9 m/s时,评分值最高,为86.7180分。综合试验结果,苎麻切割试验理论最佳水平组合为:切割线速度1.092 0 m/s、茎秆喂入速度0.722 9 m/s,采用往复式双动刀切割器,选用锯齿刃长刀片(120 mm),此时单位长度割幅切割功率为318.814 5 W,单位面积切割失败株数为6.006 4株。研究结果为后续苎麻收割机切割部件的研制以及切割行走速比的选择提供了基础理论数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圆盘式苎麻切割器的设计及试验研究.[D].刘兆朋.湖南农业大学.2011, 04
[2]  
Data Processing System (DPS) software with experimental design;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data mining developed for use in entomological research.[J].Qi‐Yi Tang;Chuan‐Xi Zhang.Insect Science.2012, 2
[3]  
Impact cutting behaviour of forage crops I. Mathematical models and laboratory tests.[J].McRandal D.M.;McNulty P.B..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Research.1978, 3
[4]   COMPARISON OF CHROMOGEN METHOD WITH STANDARD DIGESTION TRIAL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DIGESTABLE NUTRIENT CONTENT OF KIKUYU GRASS AND RAMIE FORAGES WITH SHEEP [J].
SQUIBB, RL ;
RIVERA, C ;
JARQUIN, R .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1958, 17 (02) :318-321
[5]  
回归设计及其优化.[M].任露泉; 编著.科学出版社.2009,
[6]   4LMZ160型履带式苎麻联合收割机的研究附视频 [J].
黄继承 ;
李显旺 ;
张彬 ;
田昆鹏 ;
沈成 ;
王锦国 .
农机化研究, 2015, (09) :155-158+163
[7]   4LMZ-160苎麻收割机与农艺结合的探讨 [J].
熊常财 ;
李显旺 ;
汪红武 ;
陈柳翠 ;
沈成 .
中国麻业科学, 2014, 36 (02) :82-84
[8]   我国麻类作物机械化作业技术装备发展现状与建议 [J].
吕江南 ;
龙超海 ;
马兰 ;
刘佳杰 .
中国麻业科学, 2013, 35 (06) :307-312+328
[9]   双动刀苎麻茎秆切割试验台设计与试验 [J].
沈成 ;
陈巧敏 ;
李显旺 ;
张彬 ;
王锦国 ;
黄继承 ;
田昆鹏 ;
汪志兵 .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3, 34 (05) :114-118+145
[10]   农作物秸秆切割试验台测控系统的研制与试验 [J].
张世福 ;
宋占华 ;
闫银发 ;
李玉道 ;
李法德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S1) (S1)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