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脆弱性研究进展

被引:15
作者
韩喜彬
龙江平
李家彪
初凤友
张平萍
许冬
杨海丽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脆弱性; 固有脆弱性; 特殊脆弱性; 自适应;
D O I
10.13284/j.cnki.rddl.001329
中图分类号
TU982.2 [中国区域规划];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第二大河三角洲。随着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和人类活动的加强,珠江三角洲自然的固有脆弱性和人为的特殊脆弱性显著增强。自然的固有脆弱性包括基底沉降、新构造运动、地震、软土层、海平面变化、海水入侵、风暴潮与洪水等;人为的特殊脆弱性包括污染、过度采砂和抽水、人工填土及人工建筑等。通过对目前珠江三角洲各项脆弱性分散研究文献和资料的收集汇总,把珠江三角洲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归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脆弱性的研究还存在初级定性描述、相互矛盾、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监测-预警-应急机制不够完善。认为珠江三角洲脆弱性研究还应加强定量分析,采用新的方法和手段,重视各脆弱性之间的耦合作用及珠江三角洲脆弱性变化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重点研究珠江三角洲对脆弱性变化的自适应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0 条
[1]  
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遥感监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樊风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 04
[2]  
珠江三角洲地区浅层地下水有机污染研究.[D].郭秀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 08
[3]  
珠江三角洲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生态环境评价.[D].赖启宏.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 08
[4]   珠江三角洲一次大范围灰霾天气下的空气污染特征分析 [J].
刘俊 ;
袁鸾 ;
刘衍君 .
环境科学导刊, 2009, 28 (04) :78-82
[5]   沿海工业城市灰霾天气增多与海盐气溶胶粒子的关系 [J].
吴兑 .
广东气象, 2009, 31 (02) :1-3
[6]   生态环境脆弱性动态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J].
蔡海生 ;
张学玲 ;
周丙娟 .
中国水土保持, 2009, (02) :18-22
[7]   广州市酸雨状况及其化学组成对比分析 [J].
罗继英 ;
陈小扬 .
广东科技, 2008, (24) :26-27
[8]   珠江三角洲典型灰霾天气过程和清洁过程近地层流场的EOF对比分析 [J].
廖国莲 ;
曾鹏 ;
程鹏 .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8, 29 (04) :23-25
[9]   珠江三角洲洪水孕灾环境变化及其洪水响应 [J].
彭涛 ;
陈晓宏 ;
刘霞 ;
汪丽娜 .
水文, 2008, (05) :57-60
[10]   珠江三角洲平原典型区地下水中铅的污染特征 [J].
黄冠星 ;
孙继朝 ;
汪珊 ;
荆继红 ;
刘景涛 ;
陈玺 ;
张玉玺 .
环境化学, 2008, (04) :533-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