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可行能力视角看待障碍:对现有残障模式的反思与探索

被引:20
作者
于莲
机构
[1]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社会模式; 普同模式; 可行能力; 障碍;
D O I
10.15992/j.cnki.31-1123/c.2018.04.005
中图分类号
D92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残障研究经历了个人模式—医学模式—社会模式的发展历程,社会模式对残障产生的原因进行了革命性的解释,大大推进了残障人士权益的发展。但上述模式都将关注点放在障碍产生的原因上,而这可能会强化原因与作为影响的障碍之间的固定联系,进而加重刻板印象以及弱势地位等问题;此外,以原因区分障碍的做法并不能准确地反映人们在现实中遭遇的障碍,在认识、分析和处理障碍方面也存在一些困难和缺陷。因此,我们应当尝试将关注点从障碍产生的原因转向障碍本身,以可行能力受限或者受损看待障碍,将原因和障碍真正"解绑",从而超越"医学模式—社会模式""社会隔离—社会融合""优势—劣势"这些不合理的二元对立。基于这样的转变,我们可以为消除障碍找到更加精准、更具有整体性且更加有效的办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60 / 179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残疾人就业能力理论及其政策演进 [J].
冯敏良 ;
高扬 .
残疾人研究, 2016, (04) :7-11
[2]   可行能力视角下残疾人就业的实现困境与完善路径 [J].
杨琳琳 .
残疾人研究, 2016, (04) :12-17
[3]   试论残障社会模式的认识误区及其实践性陷阱 [J].
星加良司 ;
蔡英实 .
社会, 2015, 35 (06) :116-132
[4]   残障者的制度与生活:从“个人模式”到“普同模式” [J].
杨锃 .
社会, 2015, 35 (06) :85-115
[5]  
国际视角下的残疾人事业[M]. 人民出版社 , 谢琼, 2013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学习辅导读本[M]. 华夏出版社 ,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2008
[7]  
Disability and Capability: Exploring the Usefulness of Martha Nussbaum's Capabilities Approach for the UN Disability Rights Convention[J] . Caroline Harnacke.The Journal of Law, Medicine & Ethics . 2013 (4)
[8]   CONSTRUCTIONS OF DEAFNESS [J].
LANE, H .
DISABILITY & SOCIETY, 1995, 10 (02) :171-189
[9]  
Rawls''Political Liberalism .2 Nussbaum,Marth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