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劳动份额U型规律的争论

被引:1
作者
姚宏鑫 [1 ]
王红领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劳动份额; GDP; 资本; 李稻葵; 劳动收入份额; 规模性收入分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0 [劳动经济理论];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正>一、功能性分配与规模性分配在经济学领域,收入分配是个永恒的主题。收入分配的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功能性分配和规模性分配。前者的研究源于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思路,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参与生产活动的各要素会根据各自的贡献,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功能性分配研究的目的在于考察生产要素对生产的贡献与其分配份额之间的变动规律。后者是以居民个体为对象,对国民收入分配进行研究,关注的重点是个人之间收入的差距。虽然二者关注的重点不同,但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因为资本在居民中分布的集中度
引用
收藏
页码:5 / 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论工资性收入占国民收入比例的演变 [J].
龚刚 ;
杨光 .
管理世界, 2010, (05) :45-55+187
[2]   理性看待劳动收入占比下降 [J].
李稻葵 .
上海经济, 2010, (07) :10-10
[3]   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度量与解释的研究进展 [J].
周明海 ;
肖文 ;
姚先国 .
世界经济文汇, 2010, (06) :92-105
[4]   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经济学解释——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J].
罗长远 ;
张军 .
管理世界, 2009, (05) :25-35
[5]   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 [J].
李稻葵 ;
刘霖林 ;
王红领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70-82
[6]   谁在挤占居民的收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 [J].
白重恩 ;
钱震杰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5) :99-11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