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黄海典型站位底栖动物粒径谱研究

被引:21
作者
林岿璇
张志南
王睿照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生命学院
[2] 中国海洋大学生命学院 青岛
关键词
粒径谱; 大型底栖动物; 小型底栖动物; 生态系统; 东、黄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东、黄海典型站位底栖动物粒径谱进行了首次研究 ,得出 Sheldon粒径谱呈典型的双峰模式 ,两个峰形分别对应着大型底栖动物和小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分布。小型底栖动物峰值出现在粒级 6~ 10 ,大型底栖动物峰值在 13~ 14。两峰值之间的波谷位置在粒级 10~ 11,是大型、小型底栖动物的过渡带 ,生物量主要由大型动物的幼龄个体构成。E3站大型动物幼龄个体大量出现 ,使该站的过渡粒级上出现峰值 ,粒径谱呈单峰形。同时构建了正态化粒径谱 ,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生态系统的比较进行了初步尝试。
引用
收藏
页码:241 / 24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渤海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的初步研究 [J].
于子山 ;
张志南 ;
韩洁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6) :867-871
[2]   黄河口水下三角洲海洋线虫空间分布的研究 [J].
张志南 ;
谷峰 ;
于子山 .
海洋与湖沼, 1990, (01) :11-19
[3]   黄河口水下三角洲及其邻近水域小型底栖动物的初步研究 [J].
张志南 ;
李永贵 ;
图立红 ;
于子山 .
海洋与湖沼, 1989, (03) :197-208
[4]   太平洋表层水某些生物海洋学要素和颗粒谱的分布规律研究 [J].
王荣 ;
林雅蓉 ;
刘孝贤 .
海洋与湖沼, 1988, (06) :505-517
[6]   SPECIES SIZE DISTRIBUTIONS IN MARINE BENTHIC COMMUNITIES [J].
WARWICK, RM .
OECOLOGIA, 1984, 61 (01) :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