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C型碳青霉烯酶分子进化及与底物结合自由能分析

被引:9
作者
MI Zu-huang
WENG Xing-bei
QIN Ling
机构
[1] 无锡市克隆遗传技术研究所生物信息学室
[2] 宁波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
进化,分子; 碳青霉烯酶; 分子对接; β-内酰胺类; 结合自由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6.5 [微生物学检验];
学科分类号
100208 ;
摘要
目的分析KPC-2、KPC-5和KPC-10型碳青霉烯酶的分子进化及与10种β-内酰胺类药物的结合自由能.方法用MEGA 4.1软件中的Minimum Evolution法分析KPC-2、KPC-5和KPC-10型碳青霉烯酶的分子进化,用ArgusLab 4.1软件中的Dock模块作这3种酶与10种β-内酰胺类药物的分子对接,并计算酶与底物的结合自由能(△G).结果有碳青霉烯酶活性的A类β-内酰胺酶在同一簇且保守性较好,无碳青霉烯酶活性的普通A类β-内酰胺酶则在另一簇.KPC-2、KPC-5和KPC-10型碳青霉烯酶与碳青霉烯类药物结合自由能均下降,且降幅居前,它们的结合自由能比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更低.结合自由能较高的为氨曲南和克拉维酸.结论 KPC型碳青霉烯酶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催化能力高于对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的催化能力,对氨曲南和克拉维酸的催化活性最低.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对亚胺培南耐药粘质沙雷菌中质粒介导KPC-2型碳青霉烯酶的研究分析 [J].
张嵘 ;
蔡加昌 ;
周宏伟 ;
陈功祥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7, (08) :734-738
[2]  
抗菌药物与细菌耐药性[M].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陈代杰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