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及蟾酥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15
作者
杨素娟
机构
[1]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医院
关键词
蟾酥; 有效率; 抗癌药(中药); 临床应用; 疗程; 研究进展; 蟾力苏; 蟾酥注射液; 《外科全生集》; 外科证治全生集; 心功能不全; 蟾毒配基; 黄连; 川连; 清热燥湿药; 煎剂; 汤剂; 疡医大全;
D O I
10.19656/j.cnki.1002-2406.1992.05.00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蟾蜍出《名医别录》。又名癫蛤蟆、癞虾蟆、癞格宝、干蟾。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gar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melanostictusSchneider的全体。辛、凉、有毒。蟾酥出《本草衍义》,为蟾蜍的耳后腺及皮肤腺所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而成。甘、辛、温、有毒,入心、胃经,解毒、消肿、强心、止痛。治痈肿疔疮、咽喉肿痛、瘰疠、骨关节结核、慢性骨髓炎、心力衰竭、吐泻腹痛、牙痛,小儿疳积、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肿瘤等。其用途广泛,疗效显著,并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现将有关报导综述如下。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4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