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儿童急性肺炎病原学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26
作者
赵国昌
王晓红
朱启镕
机构
[1]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科
关键词
儿童; 急性肺炎; 病原学; 临床流行病学;
D O I
10.16718/j.1009-7708.2003.03.003
中图分类号
R725.6 [小儿呼吸系及胸部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儿童急性肺炎的病原学和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724例急性肺炎患儿经鼻深插气管吸痰,采用系列呼吸道病毒单克隆抗体桥联酶标法、培养和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呼吸道病原。结果:724例标本中明确病原阳性441例(60.9%),其中病毒感染160例(36.3%),细菌感染125例(28.3%),肺炎支原体感染81例(18.4%),肺炎衣原体感染25例(57%),混合感染50例(11.3%)。724例急性肺炎患儿中检出的主要病原为:呼吸道合胞病毒129例(17.8%)、腺病毒19例(26%)、副流感病毒1、3型13例(1.8%)、副流感病毒2型2例(0.3%)、流感病毒A型7例(1.0%)、肺炎克雷伯菌24例(3.3%)、肺炎链球菌23例(3.2%)、卡他莫拉菌23例(3.2%)、流感嗜血杆菌 22例(3.0%)、金黄色葡萄球菌19例(2.6%)、副流感嗜血杆菌18例(2.5%)、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8例(1.1%)、大肠埃希菌4例(0.6%)、肺炎支原体103例(14.2%)及肺炎衣原体27例(3.7%)。结论:病毒感染是儿童急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其次是细菌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衣原体感染。其中呼吸道台胞病毒占首位,腺病毒感染有所下降,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感染无流行迹象。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是主要的细菌病原,但是肺炎克雷伯菌和卡他莫拉菌感染有明显增多。细菌感染全年散发,以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3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健康儿童鼻咽部常见致病微生物携带状况及临床意义 [J].
侯安存 ;
刘玉华 ;
辛德莉 ;
李靖 ;
耿彬 ;
崔红 ;
张淑兰 ;
许淑珍 ;
赵高潮 .
中华儿科杂志, 2002, (01) :48-52
[2]   上海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毒病原学研究 [J].
丁韵珍 ;
苏梨云 ;
孙家娥 .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0, (04) :225-227
[3]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20例报告 [J].
赵国昌 ;
曾玫 ;
王晓红 ;
王岱明 ;
王传清 .
临床儿科杂志, 2000, (02) :80-82
[4]   北京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研究 [J].
王亚娟 ;
姚德秀 ;
燕润菊 ;
王春莲 ;
幺远 ;
Anne Jaakkola ;
Maija Leinonen ;
Didier Leboulleux ;
Heikki Peltola ;
杨永弘 .
中华儿科杂志, 2000, (03) :30-33
[5]   婴幼儿付流感病毒肺炎81例报告 [J].
赵国昌 ;
宋学枋 ;
朱启镕 .
临床儿科杂志, 1998, (06) :417-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