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立法有效性的经济史解读——以英国《反圈地法令》和《济贫法》的存废为例

被引:1
作者
李成乔
赵英杰
机构
[1] 南京政治学院
关键词
《反圈地法令》; 《济贫法》; 立法; 有效性;
D O I
10.13977/j.cnki.lnxk.2015.06.016
中图分类号
D956.1 []; DD912.29 [];
学科分类号
0301 ; 03 ;
摘要
法律自身的特性将会决定其在确定和调节经济秩序时的有效性。英国十五世纪末期开始的生产方式的剧烈变革,催生了圈地运动。为缓解圈地过程中产生的民众普遍贫困及社会动乱问题,都铎王朝先后颁布了《反圈地法令》和《济贫法》。但由于这两部法律在统治阶级内部认同感、相关利益平衡及制度化体系化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二者完全不同的历史命运。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人民出版社 . 2009
[2]  
The Enclosure and Redistribution of Our Land. William Henry,Ricketts Curtler. The Clarendon Press . 1920
[3]  
The Statutes of the Realm. William.S.Hein & co.Inc . 1993
[4]  
The Inflation of Prices in Early Sixteenth Century England. Y. S. Brenner.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 1961
[5]  
The Statutes of the Realm. William S.Hein&Co.INC . 1993
[6]   论都铎时期的反圈地法令 [J].
吉喆 .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13, (09) :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