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藏水文地质特征

被引:83
作者
王红岩
张建博
刘洪林
秦勇
机构
[1]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廊坊分院
[2] 中国矿业大学
关键词
煤层气; 水文地质条件; 沁水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的高产富集起到重要的作用。沁水盆地南部有多个水文地质子单元 ,存在地下分水岭 ,造成煤层气井气水产能动态复杂化。研究区东部边界晋获断裂褶皱带的北段有明显的横向阻水作用 ,南段地下水径流条件极差 ,不导水。南部边界的中段具阻水性质 ,对晋城一带煤层气的保存与富集起到了重要作用。西部边界以安泽为界 ,北段阻水 ,南段由导水断层组成。本区内部存在着 4条重要的水文地质边界。其中寺头断裂是一条封闭性的断裂 ,导水、导气能力极差。在沁水盆地的大宁—潘庄—樊庄地区 ,地下水以静水压力形式将煤层中的煤层气封闭起来。在寺头断裂西侧的郑庄及其附近地区 ,地下水径流强度可能较弱 ,较有利于煤层气保存。大宁—潘庄—樊庄一带为等势面“洼地”滞流型 ,煤层气富集条件好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煤层甲烷气勘探开发理论与实验测试技术.[M].钱凯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