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地区萨拉乌苏组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29
作者
聂宗笙
李克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2] 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萨拉乌苏组; 包头大角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包头地区位于河套盆地,第四纪地层十分发育,由于大青山山前断裂带晚更新世以来强烈活动,在东河区山前台地上,第四系出露地表,主要为河湖相和冲洪积相沉积。近两年来,在河湖相地层中采集到萨拉乌苏组重要的哺乳动物化石,进行了14C年代测定、孢粉及微体的分析鉴定,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该地层可与萨拉乌苏组对比,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
引用
收藏
页码:1645 / 164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鄂尔多斯萨拉乌苏河地区马兰黄土与萨拉乌苏组的关系及其地质时代问题 [J].
李保生 ;
董光荣 ;
高尚玉 ;
邵亚军 .
地质学报, 1987, (03) :218-230
[2]   宁夏前进湖表层沉积物中的介形类及其分布规律的初步研究 [J].
杨留法 ;
陈功 ;
张平卿 .
海洋湖沼通报, 1986, (02) :13-18
[3]   萨拉乌苏组的沉积环境及地层划分问题 [J].
袁宝印 .
地质科学, 1978, (03) :220-234
[4]  
第一次全国14C学术会议文集[M]. 科学出版社 , 《第一次全国14C学术会议文集》编辑小组,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