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科体系重新构建刍议

被引:46
作者
杨文轩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体育学; 体育学科体系; 体育门类; 学科体系构建;
D O I
10.13297/j.cnki.issn1005-0000.2009.04.017
中图分类号
G80 [体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04 ; 0403 ;
摘要
体育实践的适度超前和理论建设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体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近100年体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走过了作为教育二级学科和一级学科的历程,已经具备相对稳定的学科体系、专业设置和独立设置学科门类的条件和要求。西方发达国家如德、英等国也有把体育作为一个学科门类设置的做法。把体育作为一个独立学科门类设置,根据体育3种实践形态和揭示它们规律的学科,可称之为身体教育学、运动竞技学、健身休闲学,形成体育学科门类下的3个一级学科,它将为3个学科提供广阔发展空间,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引,并减少国际交流障碍,化解3种形态的失衡和反差,把我国建成真正体育强国。
引用
收藏
页码:277 / 28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当代中国价值观变革的基本趋势 [J].
宋惠昌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8, (05) :31-36
[2]   一种基于当代现实的体育理论眺望——关于“两条腿”和后现代意识 [J].
胡小明 .
体育文化导刊, 2003, (12) :18-20
[3]   自然体育和现代体育科学化 [J].
林笑峰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83, (01) :54-60
[4]  
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设置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纪宝成主编, 2006
[5]  
交叉科学结构论[M].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王续琨著, 2003
[6]  
社会科学交叉科学学科辞典. 王续琨等.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