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雅维利与古典共和主义

被引:10
作者
刘训练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2]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马基雅维利; 共和主义; 自由; 混合政体; 公民美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9 [政治学史、政治思想史];
学科分类号
060305 ;
摘要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具有复杂的形态,《君主论》与《李维史论》之间的矛盾存在多种看法。马基雅维利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古典共和主义的议题做出了独特回应:在自由、共和政体与公共利益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通过引入斗争的方式发展了混合政体理论;阐述了公民美德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公民美德的各种方式和途径。从西方近代早期政治话语的竞争这一背景出发,可以获得对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更为合理的解释。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共和主义:对一种政治思想传统的界定
    刘训练
    [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8, (07) : 45 - 50
  • [2] “共和”考辨
    刘训练
    [J]. 政治学研究, 2008, (01) : 45 - 53
  • [3] 谁是马基雅维利[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韩潮, 2010
  • [4] 君主论·李维史论[M].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意) 马基雅维利 (Machiavelli, 2010
  • [5] 用兵之道[M].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意) 马基雅维利 (Machiavelli, 2010
  • [6] 佛罗伦萨史[M].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意) 马基雅维利 (Machiavelli, 2010
  • [7] 马基雅维里主义[M]. 商务印书馆 , (德) 迈内克, 2008
  • [8] 政治学说史[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萨拜因 (Sabine, 2008
  • [9] 共和主义[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澳)菲利普·佩迪特著, 2006
  • [10] 关于马基雅维里的思考[M]. 译林出版社 , (美)利奥·施特劳斯(LeoStrauss)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