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能见度研究

被引:62
作者
傅刚
李晓岚
魏娜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气象系
关键词
大气能见度; 理论研究; Koschmieder定律; 仪器观测; 数值模拟;
D O I
10.16441/j.cnki.hdxb.2009.05.009
中图分类号
P427.2 [能见度、浑浊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回顾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大气能见度的理论研究、仪器观测和数值模拟方面取得的成果;介绍大气能见度研究的基本理论、消光系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总结了几种白天大气能见度探测仪的使用原理及优缺点;介绍测量夜间大气能见度和数字摄像法探测大气能见度的方法;并着重介绍4种计算与雾有关的大气能见度的经验公式,基于2004年4月11日黄海海雾个例的RAMS模式数值模拟结果,采用4种方法分别计算了大气能见度的分布并进行了比较。总结出大气能见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并针对其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855 / 86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由Mie理论探讨大气能见度 [J].
孔敏 ;
顾松山 .
知识经济, 2008, (08) :87-88
[2]   利用PM10和PM2.5反演大气能见度 [J].
李学彬 ;
迟如利 ;
徐青山 ;
魏合理 .
光学技术, 2008, (04) :608-609+612
[3]   气溶胶前向散射大气能见度测量系统传递系数的标定及校准方法 [J].
王缅 ;
刘文清 ;
陆亦怀 ;
陈军 ;
程寅 ;
连翠华 ;
王亚萍 ;
刘建国 .
光学技术, 2008, (03) :334-337
[4]   大气气溶胶消光系数的计算方法研究附视频 [J].
戴兵 ;
罗向东 ;
唱鹤鸣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8, (01) :12-15
[5]   非静力中β尺度模式对渤海地区水平能见度的模拟 [J].
宋晓姜 ;
张蕴斐 ;
马静 .
海洋预报, 2007, (03) :59-64
[6]   微脉冲激光雷达测量大气水平能见度 [J].
孙兆滨 ;
郭金家 ;
刘智深 ;
马森 ;
刘振 .
激光技术, 2007, (02) :200-202
[7]   A Heavy Sea Fog Event over the Yellow Sea in March 2005: Analysis and Numerical Modeling [J].
高山红 ;
林行 ;
沈飙 ;
傅刚 .
AdvancesinAtmosphericSciences, 2007, (01) :65-81
[8]   北京市大气细粒子质量浓度与能见度定量关系初探 [J].
王京丽 ;
刘旭林 .
气象学报, 2006, (02) :221-228
[9]   舰用探测大气能见度激光雷达样机的试验研究 [J].
蒋冰莉 ;
王江安 ;
宗思光 .
激光与红外, 2005, (08) :548-550
[10]   车载式激光雷达测量大气水平能见度 [J].
谢晨波 ;
韩永 ;
李超 ;
岳古明 ;
戚福弟 ;
范爱媛 ;
尹君 ;
袁松 ;
周军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5, (07) :97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