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度重组理论视角下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研究

被引:25
作者
陈品宇
李鲁奇
孔翔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关键词
尺度重组; 粤港澳大湾区; 新国家空间;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9.01.008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由中央政府推行的新的区域发展政策安排,旨在调控国家、区域和城市尺度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导资本流动以实现特定的空间发展目标,因此可视之为新一轮国家的尺度重组。借鉴西方的尺度重组理论,本文主要从大珠三角城市在经济上的空间联系以及香港问题在政治上的领域关系等两个方面,探讨关系空间如何影响到国家的尺度重组,以及国家的尺度重组对城市的尺度重组的影响。研究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于重塑资本流动的地方空间,为"资本固着"提供社会活动平台,继续参与国际劳动分工,深化经济合作,提高区域的全球竞争力。与此同时,国家也通过尺度重组来解决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领域政治问题,通过新的空间规划把边界问题纳入一体化的经济发展体系之下,保证政治稳定。中央政府把国家建设的尺度下移到粤港澳地区,促进了粤港澳的城市发生多元尺度重组策略,包括城市内部的尺度上推和尺度下移,城市外部的合作联盟和尺度政治。最后,文章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的影响,讨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实践对尺度重组理论的补充和对认识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启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粤港澳大湾区及周边城市经济空间联系与空间结构——基于改进引力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的实证分析 [J].
彭芳梅 .
经济地理, 2017, 37 (12) :57-64
[2]   粤港澳大湾区:新阶段与新挑战 [J].
马向明 ;
陈洋 .
热带地理, 2017, 37 (06) :762-774
[3]   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若干思考 [J].
李立勋 .
热带地理, 2017, 37 (06) :757-761
[4]   香港回归20年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J].
陈广汉 .
亚太经济, 2017, (04) :163-172
[5]   新国家空间理论的内涵与评价 [J].
马学广 ;
李鲁奇 .
人文地理, 2017, 32 (03) :1-9
[6]   香港回归20年经济发展:历程、特点与挑战 [J].
蔡赤萌 .
学术研究, 2017, (05) :155-165+178
[7]   香港“港独”现象溯源与消解 [J].
冯庆想 ;
徐海波 .
理论研究, 2017, (02) :47-52
[8]   回归以来香港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J].
钟韵 ;
贺莎 .
港澳研究, 2017, (02) :44-51+95
[9]   全球重构中尺度重组及其地域性管制实践研究 [J].
马学广 ;
李鲁奇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7, 36 (02) :1-6
[10]   尺度重组中海洋国家战略区域的策略与制度建构——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 [J].
马学广 ;
李鲁奇 .
经济地理, 2016, 36 (12) :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