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沙子岭猪SLA-DR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8
作者
唐医亚 [1 ]
邢晓为 [1 ]
薛立群 [2 ]
黄生强 [2 ]
王维 [1 ]
机构
[1]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细胞移植与基因治疗中心
[2]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关键词
猪白细胞抗原; 沙子岭猪; 基因克隆; 异种移植;
D O I
10.16288/j.yczz.2007.12.013
中图分类号
S828 [猪]; Q78 [基因工程(遗传工程)];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836 ; 090102 ;
摘要
为了克隆湖南沙子岭猪SLA-DRA和SLA-DRB基因,分析SLA基因特性和抗原多态性,评价湖南沙子岭猪在异种移植中的应用前景奠定基础。应用RT-PCR分别扩增湖南沙子岭猪SLA-DRA和SLA-DRB基因,鉴定后克隆到PUCm-T载体并进行测序,用NCBI中的BLAST和ExPASY中相关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的湖南沙子岭猪SLA-DRA和SLA-DRB基因特异性基因片段,大小分别为1 177 bp和909 bp。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所扩增的SLA-DRA和SLA-DRB基因片段均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分别编码252和266个氨基酸残基。将湖南沙子岭猪SLA-DRA和SLA-DRB基因在GenBank登录,登录号分别为EF143987和EF143988。同源性分析发现,湖南沙子岭猪SLA-DRA和SLA-DRB与人类相应的DRA、DRB相比,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3%和83%,编码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3%和79%。与GenBank登录的其他猪种相比,SLA-DRA基因同源性最高可达100%,而SLA-DRB基因具有多态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491 / 149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湖南大围子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研究
    邢晓为
    薛立群
    莫朝辉
    黄生强
    王维
    [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06) : 838 - 842
  • [2] 湖南沙子岭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研究
    邢晓为
    薛立群
    黄生强
    黎淑娟
    王维
    [J]. 遗传, 2006, (07) : 799 - 804
  • [3] SLAⅠ类基因最新命名进展
    李波
    李华
    李学伟
    于辉
    李彬
    [J]. 遗传, 2006, (05) : 606 - 610
  • [4] 版纳微型猪近交系133家系SLA-DQ cDN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曾嵘
    苗永旺
    霍金龙
    潘伟荣
    曾养志
    [J].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05, (04) : 215 - 221
  • [5] 猪MHC-DQB、DRB近端调控区序列及其多态性
    徐如海
    王昆
    孙东晓
    丁向东
    刘培琼
    张勤
    [J]. 遗传学报, 2005, (03) : 282 - 288
  • [6] 五指山、二花脸和皮特兰猪的SLA-DRB基因外显子2PCR-RFLP及PCR-SSCP多态性分析
    谈永松
    周波
    王林云
    [J]. 遗传学报, 2005, (02) : 163 - 169
  • [7] SLA的分型与检测
    李华
    罗怀容
    张亚平
    邱祥聘
    叶春
    [J]. 遗传, 2004, (02) : 211 - 214
  • [8] 近交系海南五指山猪SLA经典I类和II类分子序列分析
    吴群
    熊平
    陈实
    冯书堂
    龚非力
    [J]. 现代免疫学, 2004, (01) : 23 - 26
  • [9] 中国猪种SLA-DR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陈福祥
    谢晋
    周光炎
    [J]. 上海免疫学杂志, 2002, (03) : 157 - 162
  • [10] The genomic sequence and analysis of the swine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Renard, C.
    Hart, E.
    Sehra, H.
    Beasley, H.
    Coggill, P.
    Howe, K.
    HarroW, J.
    Gilbert, J.
    Sims, S.
    Rogers, J.
    Ando, A.
    Shigenari, A.
    Shiina, T.
    Inoko, H.
    Chardon, P.
    Beck, S.
    [J]. GENOMICS, 2006, 88 (01) : 9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