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MMYT小麦在中国春麦区的适应性分析

被引:17
作者
张勇 [1 ]
吴振录 [2 ]
张爱民 [3 ]
Maarten van Ginkel [4 ]
何中虎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
[2] 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与生物技术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4] CIMMYT,ApdoPostal-,,Mexico,DF,Mexico
关键词
普通小麦; 产量; 基因型与试点互作; 适应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研究CIMMYT小麦在中国的适应性有助于提高春麦区的育种水平。方法10份CIMMYT代表性品种和15份中国春麦主栽品种于2001和2002年种植在中国春麦区的9个试点和CIMMYT的4种不同处理环境,分析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和农艺性状的变化趋势。结果CIMMYT品种穗数和穗粒数多,千粒重中等,具有广泛适应性,比中国品种具有更高的产量优势;黑龙江光敏感品种植株高、抽穗和成熟晚、穗数中等、穗粒数少、千粒重和产量低;中国其它品种株高中等、抽穗和成熟早、穗数少、穗粒数中等、千粒重高、产量中等。CIMMYT品种引种到中国后,株高降低,抽穗和成熟提早,并略减产;黑龙江光敏感品种在CIMMYT种植时株高增加,抽穗和成熟推迟,千粒重降低,并显著减产;中国其它品种在CIMMYT种植时株高增加、抽穗和成熟略推迟、千粒重变化较小,并略减产。结论CIMMYT品种可在云南、青海和新疆直接推广种植;内蒙古、甘肃和宁夏为其次适宜地区,可以直接推广应用,但主要用作杂交亲本;在黑龙江以作杂交亲本为宜。为提高引种效率,并考虑到性状的重复力大小,在CIMMYT为中国选种时应重点选择籽粒较大的材料。为云南所选材料可略矮、适当晚熟,内蒙古、甘肃、宁夏和新疆所选材料可略高、较早熟,青海所选材料可较高、熟期相当,黑龙江应主要选择高纬度材料、植株偏高且晚熟。
引用
收藏
页码:655 / 66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CIMMYT小麦在我国的产量和品质表现 [J].
吴振录 ;
张勇 ;
何中虎 ;
樊哲儒 ;
辛文利 ;
邵立刚 ;
李元清 ;
杨文雄 ;
魏亦勤 ;
马晓刚 ;
潘超 ;
刘艳萍 .
麦类作物学报, 2004, (03) :34-39
[2]   气候条件对冬小麦千粒重的影响 [J].
孙本普 ;
王勇 ;
李秀云 ;
王广元 ;
刘锋 ;
李凤云 ;
张金帮 ;
王继诰 ;
孙爱梅 ;
王宝忠 ;
王淑英 ;
王峰 ;
李萌 ;
朱学群 .
麦类作物学报, 2003, (04) :52-56
[3]   江苏与CIMMYT小麦穿梭育种进展与展望 [J].
姚金保 ;
周朝飞 ;
钱存鸣 ;
姚国才 ;
杨学明 .
麦类作物学报, 1998, (05) :14-16
[4]   宁夏墨麦种质资源研究 [J].
袁汉民 ;
吴淑筠 ;
张富国 ;
钱晓曦 .
宁夏农林科技, 1998, (04) :11-15
[6]  
Accounting for natural and extraneous variation in the analysis of field experiments. Gilmour A R,Cullis B R,Verbyla A P.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tatistics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