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皮炎的治疗经验

被引:2
作者
朱仁康
邹铭西
机构
[1] 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
关键词
皮炎汤; 连翘; 丹皮; 竹叶; 知母; 连召; 清热解毒药; 药物性皮炎; 药疹; 生地榆; 中药毒; 犀角地黄汤; 清热剂; 风毒; 生石膏; 硫酸钙; 银花; 赤芍; 活血祛瘀药; 西医诊断; 血热型;
D O I
10.13288/j.11-2166/r.1980.05.01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药物性皮炎又称药疹,是由药物通过口服、注射等给药途径而引起的皮肤粘膜的炎性反应。我国早在隋·《巢氏病源》一书已有类似本病的记载。如风毒肿候:“其先赤痛飙(注:暴风)热,肿上生瘭浆(注:水疱渗出),如火灼是也。”因其来势暴速如风暴之突然而起,或外受风毒而肿得名,后世简称风毒。因本病常见于面部,故又有面游风毒之称。明·王肯堂《疡医证治准绳》记载:“面游风毒,此积热在内,或多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5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