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能力对产学研合作效率调节作用的实证研究

被引:4
作者
曹达华 [1 ]
朱桂龙 [2 ]
邓颖翔 [3 ]
机构
[1] 澳门科技大学行政与管理学院
[2]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3] 广东南粤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创新; 吸收能力; 调节变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6.42 [科研、生产联合企业];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整合社会创新资源,进行产学研合作是中国企业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实现产业升级的一条捷径。不同的企业在进行产学研合作时其绩效存在着差异。从吸收能力理论的视角认为这些差异来源于企业自身吸收能力的差别,即吸收能力是产学研合作影响创新绩效的调节变量。为了验证这个假设,本研究利用珠三角企业的客观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分层多元回归结果表明△R2显著,调节作用存在。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 [J].
温忠麟 ;
侯杰泰 ;
张雷 .
心理学报, 2005, (02) :268-274
[2]   吸收能力在创新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来自珠三角企业的经验证据 [J].
邓颖翔 ;
朱桂龙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9, 30 (10) :85-89
[3]  
Managing potential andrealized absorptive capacity:how do organizational antecedentsmatters?. Jansen JF,Van den Bosch,Volberda H.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 2005
[4]   关于企业吸收能力的国外研究文献述评 [J].
黄本新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 (08) :214-216
[6]   基于吸收能力的联盟企业组织学习研究 [J].
黄嫚丽 ;
蓝海林 .
科技管理研究, 2005, (10) :93-95+109
[7]   产学合作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其实证分析 [J].
郭斌 ;
谢志宇 ;
吴惠芳 .
科学学研究, 2003, (S1) :140-147
[8]  
产学合作绩效影响因素研究[D]. 谢志宇.浙江大学 2004
[9]  
Levinthal, Innovation and learning:The two faces of R&D. Cohen,Wesley M. and Daniel A. The Economic Journal . 1989
[10]  
Knowledge transfer in intraorganizational networks: Effects of network position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on business unit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 Tsai W.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