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自动化技术在煤层气田开发中的应用——以沁水盆地南部樊庄区块为例

被引:4
作者
赵立宁 [1 ]
李鑫 [1 ]
李洪涛 [1 ]
杨超 [1 ]
孟晓强 [1 ]
赵达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2] 北京中油瑞飞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沁水盆地南部; 煤层气田开采; 规模自动化; 数据无线采集; 网络化监控; 智能排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7 [气田开发与开采];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田具有复杂山地地貌、低压生产和低成本开发等特点,在生产中存在数据获取、设备控制和安全保障等一系列问题。为此,①通过自主研发井场无线采集技术,在国内煤层气生产中率先实现了全井场生产数据的无线采集、传输,实现了橇装施工和快速链接,解决了山区复杂地貌生产数据采集及传输的布线难题,减少了现场维护工作量;②打破煤层气田生产与监控管理站点间的地域界限,应用基于ArchestrA Framework架构的网络化监控技术进行二次开发,通过模板化开发、网络化实施、多用户协作、集中化存储,实现了煤层气自动化系统"两级三地"的远程部署、分布式监控模式;③按照"缓慢、长期、持续、稳定"的抽排基本原则,建立起了煤层气智能排采控制模型,以排采过程中液面高度、液面下降速度、井底流压、套压等为主要控制参数,采用智能排采技术,实现了排采设备的生产参数自动调整,改变了煤层气井固定的生产制度,降低了对煤层的伤害。运用以上技术,建成了管理控制521口排采井、6座集气站和1座处理中心的自动化系统,达到了平稳运行、安全生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实现规模效益的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6+121 +121-122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